某次學生家長座談會上,校方隆重地推出一位號稱“兒童教育專家”的女士?!皩<遗俊闭f:“在這全民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折時期,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家長該如何與時俱進、改變思想呢?”緊接著,“專家女士”便說出了一個故事。
話說兩個年輕人,正在深山中行走。忽然,他們聽見遠處有樹葉刷刷作響。憑直覺,他們知道老虎來了。怎么辦?其中一個趕忙彎腰系鞋帶,另一個奇怪地問:“你系鞋帶干什么?你未必跑得比老虎還快?”系鞋帶者說:“我有什么必要跑贏老虎呢?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苯Y果可想而知,這是一個老故事?!皩<遗俊闭f這個故事現有一個新的版本,可以充分地說明改變思想是何等的重要。還是老虎來了,還是兩個年輕人,還是一個系鞋帶,一個問:“你系鞋帶干么呢?你未必跑得比老虎還快?”答曰:“我有什么必要跑贏老虎呢?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苯Y果如何呢?結果是:老虎來了,系鞋帶者拼命地跑,還未系鞋帶者則急中生智,爬到了樹上。而老虎是不會爬樹的。結果可想而知?,F在要說的是,爬樹者改變了跑的思想。這一改變何等重要,活活地撿回了自己的一條命。
會后,我問兒子:你覺得“專家女士”的故事怎么樣?兒子說:總感到有些什么地方不對。
什么地方不對呢?其實,兩個版本的故事如出一轍,換湯不換藥,都是極度的自私,你死我活。而對外來的勁敵,沒有團結,沒有互助,想的都是如何犧牲別人,而茍全自己的性命。
兒子說,這故事就不能有一種另外的結局?我說有,我也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在西方某國,兩位修女正從荒郊野外往回趕路。這兩位修女一個叫邏輯修女,一個叫數學修女。她們快走到一個岔路口時,忽然發現背后緊跟著一個強人。用前面的話說,就是她們發現“老虎來了”。一種危險正在逼近,一種不祥正在高懸。怎么辦?兩位修女商量著,首先,必須把危險的系數降到最低。現在的問題是,強人太強,兩個弱女子死拼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前面就是岔道,兩人必須分道而行。強人不能同時走兩條道。這樣,危險就減少了一半。其次,強人選擇哪條道追擊,這是天意,誰遇上,誰認命。沒遇上者趕忙回去叫人,并拿起武器前來相助。
煩言休敘。最后數學修女安然無事。待她拿起武器(比如一根粗粗的木棒)前去解救邏輯修女時,只見邏輯修女安然無恙地歸來了。問:“怎么回事?那強人追上你沒有?”答:“追上了?!边壿嬓夼畣枺骸澳闶軅α藛幔俊睌祵W修女說:“我把裙子撩了起來?!薄鞍パ?,那強人?”“強人脫下了他的褲子。”“那,那豈不是……”“準確地說,那強人的褲子剛脫到膝蓋處,我轉身就跑!”“那后來呢?”“后來還用問嗎?撩起裙子的我當然比脫下半截褲子的他跑得快了。”數學修女恍然大悟,再看那不遠處,強人正在尷尬地系著他的褲子。
故事完了。兒子頻頻地點著頭,并會心一笑。
(周瑜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