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實習回來的學生聚會。讓我驚訝的不是他們已經非常社會化的言談舉止,而是每個人都爭先恐后地描述怎樣打飛的,怎樣被逢迎,還有怎樣輕車熟路地做有償新聞。忘不了他們那種表情,那是一種極度的崇尚和迷戀。
他們都沒有很強烈的挫敗感,最大的委屈也就是實習老師把本該屬于自己的那些紅包克扣甚至截留。進入這個職業,好像沒有什么矛盾、沖突甚至掙扎,他們輕易地就被其他的一些表象的東西給遮蔽了,那就是對這個職業的一種羨慕,不,應該是艷羨。因為他們見識并經歷了那份職業帶來的權力、紅包,還有膨脹。惟獨沒有提到那個很重要的東西:專業精神。
新聞業一度讓人熱血沸騰,初涉其中的記者都難免以無冕之王自戀,甚至有人叫囂\"我寧愿做一個記者,也不愿意做一個總統\"。而杰斐遜也曾說\"如果讓我來決定我們是應該有一個政府而沒有報紙好呢,還是有報紙而沒有政府好?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可是,這種光榮與夢想,已經遭到了腐蝕。
我是應該喜悅于他們的順利轉換,沒有痛苦地就完成了從學校到社會的蛻變,但我很遲疑。一個人那么輕易地就習得了一種職業的技巧,也許并不是好事。因為它可能意味著,在還沒有來得及臻至深厚的專業主業之前,我們就已經被形形色色的潛規則迷亂或纏身。攥在手里的只是空洞的皮囊,而真正的專業精神卻早已游離在外。
喜歡港劇《妙手人心》、《一號法庭》,并不是因為俊男靚女,而是那些人身上充滿的專業精神,讓人不由得被感染乃至被折服并尊重那些職業。《喜劇之王》里周星馳的那句\"其實,我是一個演員\",絕對不是一件單純的臺詞,它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專業主義的態度。當一個人對一份工作有了理想化的期望并滿腔熱情地付諸實踐時,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清早,牙疼,冒雨趕到一家大醫院。掛號然后走進診室,里面彌漫著嗆人的雞蛋味。一個年輕的姑娘爬在辦公桌前,正在享用一個雞蛋餅,看見我進來,很不舍得地放下早餐,懶洋洋地換上工作服,期間還接了若干個私人電話。她職業的服裝并沒有給我多少信任,因為我從她的舉止中看到了散漫、輕佻,以及對這份職業缺乏更加深入的理解、投入,那僅僅是賴以謀生的一件工具或技術,而專業主義不僅是技術上的規定,也是道德上的規定。
捂著前途未卜的牙齒,我忍不住悻悻地腹誹:\"拜托,給點專業精神好不好?\" 這個世界已經缺少那么多的東西,如果再缺少一樣的話,我們將沒有生存的余地了。
(錢海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