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除了素有“世界賭城”的綽號外,還有一個“世界結婚之都”的雅號,人們在這里結婚易如反掌。
結婚猶如吃快餐
有人形象地比喻說,人們在拉斯維加斯結婚的容易程度就像吃快餐。在結婚登記局的辦公樓,一對對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正在埋頭填寫結婚表,有的年齡懸殊,有的還拎著睡著嬰兒的搖籃。進入這個辦公室的人都是成對成雙的。
一位叫謝麗爾·弗農的婦女,是克拉克縣結婚登記局的總管,她手下有30名工作人員。謝麗爾介紹說,到這個辦公室領取結婚許可證的有65-75%是外地人和外國人。
人們到拉斯維加斯結婚究竟容易到什么程度呢?謝麗爾坦率地說,人們在這里結婚不用驗血和等候,只要花上十來分鐘時間填表就能領取結婚許可證,性急的可以步行到馬路斜對面或右邊的結婚教堂,花上10-15分鐘時間就可以完成婚禮。在拉斯維加斯,人們結為夫妻只要半個小時。
永不關門的登記處
克拉克縣是如何為結婚者提供服務的呢?謝麗爾自豪地說:一年365天,我們天天開門辦公,沒有一天休息。從星期一到星期四,這里早上8點開門,到午夜12點關門下班。每逢星期五和周末以及法定的節假日和圣誕節,我們在這里為人們提供晝夜服務,人們隨時可以進來辦理結婚許可證。她說,平時每天有200-300對夫婦前來結婚登記,星期五和星期六每天約有500-700對夫婦,周日每天有300-400對夫婦前來領取結婚許可證。到這里結婚最多的是加州人,他們喜歡在星期四開車來拉斯維加斯結婚,旅游消遣兩天后,星期日再返回加州。
那些電影明星為了躲開新聞媒體的跟蹤,喜歡黑箱作業,他們往往在夜深人靜的午夜或冷冷清清的凌晨前來這里申辦結婚許可證并舉行結婚儀式,等媒體聞到“星”味后,明星們早已不知去向。
找個路人做證婚人
在克拉克縣結婚登記需要什么證明呢?縣結婚登記局總管謝麗爾坦率地說,不需要任何證明,只要男女雙方都說自己還沒有結婚,我們就相信他們,就為他們頒發結婚許可證。至于他們是否向我們撒謊,這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只管簽發結婚許可證,調查他們是否重婚是其他人的事。美國猶他州的不少摩門教徒實行一夫多妻制,他們中的有些人就是到拉斯維加斯來辦重婚的。謝麗爾說,如果違反法律,檢察官們就會管束他們。
領到結婚許可證后,人們必須在一年之內舉行婚禮,否則過期作廢。在專業性的教堂舉行結婚儀式時,除了夫婦和主婚的牧師外,還必須有一名證明人。但是,前來結婚的夫婦往往沒有任何親友陪同,證明人可以由教堂提供,也可以在街頭隨便抓一名陌生人來見證。當然,新郎新娘是要給見證人小費的,通常是50美元。
結婚教堂遍地開花
從克拉克縣結婚登記局出來后,記者發現附近100米之內有兩個結婚教堂。我順便走進拉斯韋加斯結婚教堂,年輕負責人埃德熱情地接待了我。翻開這家結婚教堂的記錄,2月份到這里結婚的有535對夫婦,主要是來自美國的,也有外國人,還有不少香港夫婦。為了滿足香港夫婦的需要,教堂還要在兩個星期后給他們郵寄經過公證的結婚證明,表明他們的結婚是合法的。
據介紹,拉斯維加斯共有104家專業和半專業的結婚教堂。談到結婚費用時,埃德說,在美國舉行一場婚禮平均需要花費17000美元。在拉斯維加斯,人們在教堂舉行普通婚禮平均開支250美元,教堂可以提供牧師、鮮花、播放音樂,還有攝影師幫助照50張數碼照片。牧師每主持一場婚禮可以從新郎新娘那里得到50美元的小費,這是他的全部收入。
結婚方便離婚易
拉斯維加斯曾有“世界離婚之都”的綽號,后來克拉克縣修改了法律,人們在這里離婚的難度增加。如今,“世界離婚之都”被拉斯維加斯的鄰居里諾市摘取,據說那里有一條“戒指河”,反目成仇的鴛鴦在離婚時喜歡把結婚戒指往河里扔。但謝麗爾說,如今,人們在拉斯維加斯離婚仍非常簡單,夫婦雙方只要有一方在拉斯維加斯居住六個星期,家庭法院就可以解除他們的婚約。
談到來這里結婚登記夫婦的年齡之最時,謝麗爾說,年紀最大的美國新郎有101歲,他的老新娘90歲出頭。最小的新娘只有12歲。記者聽了驚訝地問:為什么允許童婚呢?謝麗爾解釋說,因為有法院的命令,我們只是照章辦事。根據孩子家長的請愿,法院舉行聽證會,法官做出童婚決定的原因很多,女孩可能是無家可歸者,可能早熟后需要成人的照顧。有的新娘只有15歲,而新郎年齡有49歲。一般來說,這些少年夫婦的年齡相差5至8歲。孩子到了16歲,只要父母同意,他們就可以到這里領取結婚許可證。
當夜幕籠罩拉斯維加斯,這座賭城迎來了她最有活力和魅力的時刻。當人們熱衷于在旅館賭場賭錢之際,也正是一對對男女忙于在克拉克縣結婚登記局領取結婚許可證、在街頭和賭場內的結婚教堂里舉行婚禮之時。結婚服務業已成為拉斯維加斯的第三大支柱產業。
(王孝嫻摘自《探索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