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無論什么樣的生命,在短促或漫長的一生中都需要平衡,并且都會在最終得到平衡。這就像《紅樓夢》里所說的: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好處。這也就像《伊索寓言》里所講的:高高的長頸鹿可以吃得著高高樹枝頭上的葉子,卻沒辦法走進院子的矮小的門;矮矮的山羊吃不著高高樹枝頭上的葉子,卻輕而易舉地走進了矮小的門。
懂得了生命中的這一點意義,不僅是讓我們不必為我們自身的長處而驕傲,不必為我們自身的短處而悲觀;也不僅是讓我們知道擁有再多,總會有失去的時候,失去的再多,總會有得到補償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充分去體味到生命其實是一條流淌的河,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生命中的一種情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也是生命的一種情景;一條河在流淌的過程中,不可能總是前一種風景,也不可能總是后是一種風景,它要在總體流量的平衡中才會向前流淌,一直流入大江大海。因此,我們不必去顧此失彼,我們不必去刻意追求某一點,從而在這樣生命的平衡中,讓我們的心態更加從容,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平和,讓我們的人生更加是一幅舒展的畫卷。
今年我去土耳其,遇見被稱為當今土耳其首富的薩班哲先生。說薩班哲先生是土耳其的首富,并不虛傳,并不夸張。在大街上所有跑的豐田汽車,都是他家生產的;凡是有藍底白字SA字母牌子的地方,都是他家的產業;凡是有藍底白字SA字母商標的東西,都是他家的產品。在土耳其,SA的標志,觸目皆是;薩班哲的名字,家喻戶曉。
如此富有的人,卻也有命運不濟的地方,他的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是殘疾弱智。命運,就是和他這樣開著殘酷的玩笑。他卻認為這其實就是生命給予他的一種平衡,而不去怨天尤人。他想開了,他便將他那么富裕的錢,不是僅僅為了留給他的兩個孩子,而是在伊斯坦布爾修建了一座殘疾人公園,公園里所有的器械都是為殘疾人專門設計的,就連游樂場上的搖椅,都有供殘疾人不用離開輪椅而自動坐上坐下的自動裝置。
那天,我們去參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薩班哲博物館。博物館就建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岸邊,進去可以觀看各種名畫和《古蘭經》,出來可以看海水蔚藍、海鷗翩翩和博斯普魯斯大橋的巍峨壯觀,真是非常的漂亮。這里原來是他的私人住宅,他捐獻出來改建成了這座博物館。在這座博物館里,最有趣的是一間陳列室里掛的全部都是薩班哲先生的漫畫。是薩班哲先生請來土耳其的漫畫家們,讓他們怎么丑怎么畫,越丑越好,畫成了這樣滿滿一屋子的漫畫。有時候,他到這里來看一屋子包圍著他的、畫著他的那一幅幅丑態百出的漫畫,很開心……薩班哲先生真是洞悉了世事滄桑,徹悟到了人生三昧。他實在是一個智慧的老頭兒,懂得平衡的藝術真諦。
人的一生,從來不可能不是天堂就是地獄非此即彼的選擇,而總是在這兩者之間有一種平衡力量的顯示。這樣,我們的生命處于一種能量守衡狀態中。生命平衡的力量,其實就是我們平常生活的定力,是我們瑣碎人生的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