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練花劍的小教練今年只有21歲,剛剛從山東隊退下來。別看長得人高馬大,其實很是孩子氣。練劍中間休息的時候,他就跟我聊天,講他以前隊里的故事,還有退役后到北京來打拼這段時間的經歷——他其實也是剛到北京不久,我開始練的時候,他剛來擊劍館不到兩個月。
很快我就發現教練這份工作的辛苦,每天從下午兩點到晚上10點都要帶課,還有兒童培訓班大課,中間只要有會員在館里就不能休息;周末更恐怖,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都要上課,還不算私教課……
小教練常跟我說累得要死,比以前在隊里訓練還累。我說那是,在國內練擊劍都是專業隊,什么都是國家管了,你就管練習,現在把這當成工作就沒那么輕松了,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了。
我問他住哪兒,他說館里給租的大房子,9個教練住三室一廳,他住客廳;因為人多,也不可能做飯,他就都是在外面解決;工資底薪3000塊,算上私教費,收入在4000左右。對于收入,剛工作的小教練覺得還不錯,他還偷偷告訴我他存了一筆錢,那個四位數讓他笑得非常開心,“不過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在北京買得起房”。
小教練教課很負責,態度又好,所以剛來兩個月就有了很多私教課,多少讓那些比他來得早的教練有些嫉妒。偶爾他也會說起這方面的事情,不知道該怎么應對。我說這多簡單,你就如何如何如何。小教練照做,果然有效,就跑來驚奇地問我,哥哥你怎么知道。我暗笑,只要人扎堆的地方,這樣的情況就少不了!
偶爾有一天,小教練知道我本科學的是英語,驚奇地睜大了眼睛,說他一直想把英語學好,但是不知道該怎么學。我說那就從初中課本開始學。后來我幫他找了套現在的初一英語課本。
結果就是這樣的初一課本,讓小教練翻了翻,說看不懂,一點也看不懂。我說你那么年輕,從頭學吧,誰都是從不會到會的。這么一說,不知道怎么就觸動了小教練的心思,他忽然問我,你說我能一輩子干這教練的工作么?
我看著他,你說呢?他想想說,除了這個我好像啥都不會,所以不敢想,其實我特別羨慕那些在寫字樓里上班,能說外語,能處理很棘手問題的人,我什么時候才能那樣呢?
練習的間歇,經常就是這樣的聊天,結果一晃就已經過了一個月。坦白地說,這一個月練習讓我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有時候來自擊劍運動本身,有時候又來自小教練和他的同事、那些曾經的專業運動員。小教練說他來北京是打拼,我說我在劍道上也是打拼。他就笑,說我的打拼程度比他輕松多了。
我說,那些程度不輕松的,我早就經歷過了。
(葉子摘自“博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