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彼得本事大,剛來澳大利亞沒幾天,就找到了一份郵局美差。
澳大利亞郵遞員分兩類:一類騎著摩托車挨家挨戶服務,名曰“House by House”。所謂House,相當于咱國人眼里的別墅。另一類是坐11路車,也就是徒步啦。沿途不是公司大樓,就是公寓式房子和商鋪,郵遞員只要往一排排信箱里塞信塞報就大功告成了。陳彼得干的是后一種郵遞工作,工資不低,每小時16澳元,工作輕松。陳彼得分管的郵遞片區(qū)來回約4公里,不到100家公司和商店,20多幢高不過4層的Unit(類似于咱中國的公寓房)。
陳彼得興沖沖地走馬上任了。手推黃色四輪手推車。手推車內(nèi)裝信、報,偶爾有商場夾帶的廣告(這可是額外的收入哦)。這活太幸福了,晃晃悠悠走,邊走邊可以看澳大利亞的風景。澳大利亞風景還是不錯的,天也高,云也淡,氣也爽。偶爾也會撞上點小雨,但不用怕,一陣風就把雨給轟跑了。
干了三天,上司請陳彼得去談心了。上司:“今天你沒上班?”陳彼得:“我上班了啊。”上司:“那為什么11點半我去 Main ST 250號沒看到你?”照上司的論調(diào),陳彼得的干了30年剛剛退休的前任,每天上午11點半必定抵達Main ST250號,所以陳彼得也該于此時抵達此地才對。
陳彼得笑:“我早提前完成任務啦, 11點前就收工回家了。”上司大驚:“你提前送完啦?人家8小時的活,你不到3小時就全干完啦?”陳彼得說:“再給我多劃兩個片區(qū)吧,我8小時內(nèi)全能干完……”
上司沒表揚陳彼得,更沒給他壓擔子,卻干脆利落的炒了他地魷魚。請他滾蛋前,上司將大道理掰碎了給他上課——你怎么能多攬活呢,你要是多干幾份活,那另外幾個片區(qū)的郵遞員不就要失業(yè)么?每個人為澳大利亞做出的最起碼的貢獻是,老老實實堅持8小時工作制。
陳彼得的腦子終于開竅了,原來澳大利亞郵局的前輩們都是這樣干活的。信送到人家府上,可以和人家聊幾句天。行到半程,找個地方坐下,掏出自帶的面包,往里面塞塊芝士,扔微波爐熱一熱,坐下,開始一分鐘咬一口地享受。微波爐這玩意兒你不用擔心,免費的面包澳大利亞沒有,免費使用的微波爐到處都有。一路上如果看到鳥們打架,大可以駐足好好欣賞一番,直到它們決出勝負再走不遲。因為,心情好就身體好,身體好就能干好革命工作。而鳥打架能使人興奮,不是壞事。走呀走……8小時的工作時間完了,好了,該打馬回程了。
(朱月萍薦謝椒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