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時代就很喜歡《視野》的我,現已是名大四的學生了。畢業在即,在此特別感激《視野》,有她在,每個月我都會有期待、滿足和開心的感覺,那是多美好的事啊!
我也很喜歡“《視野》·陽光行動”免費加贈的8頁,相信廣大讀者不僅能夠感受到你們濃濃的關愛,也會為你們精心準備的內容感到幸福,同時這8頁也讓溫馨優雅的《視野》更增添了不少活力。
以下是我的一點小小建議:“大學巢”中可否添加幾小幅該校引以為傲的標志性建筑并注明名稱,讓我們可以再多感受一點其他大學的風采。另外,因為我是即將畢業的學生,其實我也很希望在這增加的8頁中還能增加一點有關畢業生的內容。還有“財智經”中能否加入一些通俗易懂的大眾理財知識,增加可讀性。
——四川西昌學院什本
No probiem!:)
——編者語
結識《視野》的時間不長,可她卻給了我很多。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她給了我安慰和勇氣;在我最寂寞孤獨的時候,是她陪伴著我。
今年的高考,我失利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種撕心裂肺的痛,那一段時間里,我真的感到很無助寂寞,不想出門,一度生活在陰霾中。一次偶然的機會,路過報刊亭,一眼看到擺在正中位置的《視野》,便讓老板從架上取下。捧著它,它散發著清新的書香,我深深地被它吸引。
以后的日子,它讓我開始走出陰霾,我的心開始平靜下來。經過考慮,我決心開始新的生活——復讀。自那以后,我便開始擁有每期《視野》,因為它伴著我走過了一段痛苦的日子。
祝《視野》越辦越好。
——江西九江劉圣林
還有什么能比被一個人在最苦悶最落寞的時候需要更讓我們自豪的呢?那種甘苦相知、兩心相惜的默契最最珍貴。
——編者語
離家千里之外,常常會有辛酸涌上心頭。每年過年回家,看到一點點老去的父母,那種歉疚的感覺總是讓我心疼。對于家,總有著那么復雜的感情。
在外面漂泊的日子,總有《視野》的陪伴。尤其感動我的是里面的“家園”欄目,是每期買來必最先閱讀的,總是有一份難以言傳的感動,讓我想到年邁的父母,想到遙遠卻永藏心底的親情。我,也許該回家了,我常對自己說。
如今,終于安定下來,看著身邊父母開心的笑臉,我的心里似乎沉淀了太多的歲月。我,是幸福的,因為在他們面前我永遠是孩子;而他們在我的眼里,也儼然成了老小孩;而伴隨我的《視野》,現在也成了他們二老的必讀書目,成了我們三個共同的朋友。
——黑龍江哈爾濱楊帆
“家園”之于《視野》,就如同泥土之于苗圃。只有那種樸實、深厚、散發著人世真情的味道的文章,才能成為一家人共同欣賞的美文,《視野》謹記這一點。
——編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