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卡扎菲革命成功,成為利比亞總統,時年27歲。他強烈反美,所以是西方國家眼中的“瘋子”和“惡棍”。但他實在是個傳奇人物:無論任何場合,卡扎菲總是身著同一顏色的服裝,有時是白衣、白褲、白鞋、白頭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鑲著金邊的白色斗篷;有時是黃色卡其布軍服,戴同樣顏色的頭巾,在十幾名保鏢的護衛下出場;他的行動令人難以捉摸,因為他從小在沙漠里長大,過慣無拘無束的游牧生活,喜歡看烏托邦和無政府主義的書籍,性格放蕩不羈。他的壯舉之一是,1988年,親自開推土機推倒的黎波里監獄的大墻,放出400名政治犯。
故事發生在他的第七次被暗殺。
利比亞革命成功紀念日,當卡扎菲出現在檢閱臺,一個訓練有素的漂亮女殺手化妝成護士接近了領袖,并用手槍指住他的頭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卡扎菲上校毫無畏懼地和她四目相對。在這突如其來的瞬間,天崩地裂一般(可以猜想他們彼此的眼神如何電光石火地交織,劈啪作響而又難舍難分),女殺手被卡扎菲韻眼神徹底征服,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她竟然在這幾秒鐘的時間里愛上了他!她放下槍,聽到卡扎菲溫和地問她的名字,于是她被催眠了一般,告訴他說:我叫索菲亞。
一個星期以后,女殺手索菲亞嫁給了卡扎菲。這次由西方社會精心策劃的暗殺行動成了一個巨大的笑柄,而卡扎菲和索菲亞的曠世奇情也確實可以稱作“史上最畢的一見鐘情的故事”了。
據說,女殺手嫁給卡扎菲以后,為心愛的丈夫訓練了一批驍勇的女保鏢,從此以后,卡扎菲無論到哪里,陪著他的都是女保鏢了。
這個故事里,有仇恨與仁慈、浪漫與死亡、權力與美女、陰謀與愛隋等各種元素,如果拍成電影,它集藝術化與商業化為一體,端的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所有的人都愛看這樣的故事,它代表了人們對浪漫愛情的渴望,對美的追求,對惡的排斥。同時它又是驚心動魄的,由于卡扎菲是那么真實存在的人,這驚心動魄就更加增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可靠嗎?
我們知道卡扎菲的妻子確實叫索菲亞,他們生了三個子女。
我們知道卡扎菲確實屢遭暗殺,他喜歡用女保鏢。
除此而外,就不知道故事流傳的根據了。
有人說索菲亞不可能暗殺卡扎菲,在那么重要的典禮上,怎么會讓她這么一個刺客接近領袖呢?利比亞的保衛系統是不是太差了?前面六次暗殺是怎么排除的?
有人說這過于戲劇化了,這實在只是一個卡扎菲為了調侃西方而藝術加工的小說罷了,因為卡扎菲除了是個政治家,還是一個詩人和小說家,我們必須贊賞他豐富的想像力……
知道真相的恐怕只有卡扎菲自己了。
而我情愿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
當世界上仍然充滿敵意與仇恨,當人和人之間充滿奸詐狡猾與不信任,當越來越多的人掃除了浪漫情懷寧可相信陽謀與陰謀,我情愿相信,在那一刻,有著四方頭顱的并不迷人的卡扎菲與神秘的美麗女殺手索菲亞共同被愛的金箭擊中,從而譜寫了世間最不可思議的浪漫戀曲。
相信愛與美,相信,你就超越了這個故事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