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著名女詩人伊麗莎白15歲時騎馬摔傷,久臥病床,任何醫療都無能為力。40歲時,和大詩人勃朗寧相識,勃朗寧對她一見鐘情,并向她奉獻了純真的愛情。于是奇跡出現了,伊麗莎白竟然走下病床站起來了!還創作了不朽的愛情詩集《葡萄牙十四行詩》。
愛情對病人所產生的作用,令科學工作者感到困惑不解。世界衛生組織的馬斯登先生說:“多年來,現代醫學忘記了愛情是治療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所有的人都對重新發現它而感興趣。”
愛情是什么
詞典釋義——
愛情(狹義):男女之間相互愛戀的感情。
愛情(廣義):人與人之間相互愛戀的感情(同性戀等)。
學術釋義——
人際之間吸引的最強烈形式。愛情與喜歡有三點不同:愛情有較多的幻想。喜歡則不是由對他人的幻想喚起,而是由對他人的現實評價喚起;喜歡是一種單純的情感體驗,愛情卻與許多相互沖突的情緒有聯系;愛情往往與性欲有關,而喜歡則不涉及這方面的需要。
大家看法——
愛情是彩霞似錦的絢麗,是雁行如畫的詩意,是殘月如鉤的別離;是雨中無助的哭泣,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情緒,是飛蛾撲火后的狼藉;是一種感覺,家的感覺;是我們要用一樣的杯子、一樣的牙刷、一樣的衣架,是一點一滴,到老的時候一起慢慢回憶……
愛情健康
“戀愛病”
失戀的年輕人常表現出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夜不成眠,這稱為“戀愛病”。
對于“戀愛病”的患者,除了開導與撫慰之外,別忘了還有一個好幫手,這就是人們常吃的巧克力。據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報道。巧克力對“戀愛病”有一定療效。
原來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苯乙胺處于相當穩定的狀態,熱戀的男女雙方苯乙胺含量急劇增加。處于興奮狀態;而失戀時,苯乙胺的含量直線下降,致使情緒低落,造成抑郁狀態。所以“戀愛病”多數是體內苯乙胺含量下降所致,而巧克力含有豐富的苯乙胺。因此, “戀愛病”患者不妨多吃些巧克力。可以幫助解除抑郁狀態,減輕抑郁癥狀。
接吻
據專家們稱,接吻具有非常高的醫學價值:經常接吻可調整心血管活動,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還能夠極大地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有利減肥。一次充滿激情的長時間接吻可消耗12千卡的熱量,即使是非常含蓄的接吻方式也有利于消耗熱量達到附帶減肥的目的。
止痛效果。接吻過程中人體分泌出來的安多芬(endorphin,一種讓人舒暢的荷爾蒙,從日常運動、柔緩音樂、舒暢心境和喜樂情緒中產生)還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促進血液循環。接吻可使男性的脈搏跳動次數驟然升高到每分鐘110次至120次,使女性的脈搏跳動奧數升高至每分鐘達180,這極大地改善了人體的血液循環狀況。
護齒。接吻可以代替任何品牌的口香糖,因為它可以預防牙斑和齲齒,這和牙膏的作用很相似。
防病健身功效。接吻還能夠延緩人體內各類有害化學物質的合成進程,那些經常接吻的人很少患血液、腸胃和膽囊疾病。接吻還能夠有效阻止體內動脈硬化過程,還能預防植物性神經障礙和血液循環系統疾病。
但也應注意。這些好處是有前提的:應保證雙方沒有感冒、肝炎、肺結核等疾病,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半糖夫妻
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半糖夫妻是流行于高學歷、高收入的年輕都市夫妻的一種全新婚姻模式。這些夫妻選擇同城分居的形式,工作日分開過,周末團聚。說得具體點,就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后卻發現:婚姻中不再是熱戀中的美酒加咖啡,而更多的是淘米洗菜的自來水;王子開始長啤酒肚、掉頭發,公主在家懶得洗臉梳頭還變得嘮叨……王子和公主不愿意延續這樣的俗氣日子,于是,當起了“半糖”。
半糖夫妻雖然看上去很時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付諸實施。“半糖”是要建立在充足的物質基礎和足夠牢固的感情基礎之上的。如果覺得自己的愛情有些乏味,就相見不如懷念吧。當然,說著容易做著難,如何把握“半糖”的濃度才是關鍵,一不留神, “半糖”可能會變成“元糖”。
美滿的婚姻生活對個體的身心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而這種時下走紅的半糖夫妻無疑是對傳統的婚姻模式的一種顛覆,其中固然有它的可取之處,但是這種身處婚姻之中的“實驗”,對婚姻、整個家庭乃至夫妻雙方身心健康的潛在危害卻往往被忽視。婚姻家庭對雙方心靈的內聚力相對削弱,也不能排除“小三”的介入。無疑,尺度把握不好,“半糖”就會成為實足的“時尚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