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重探討高校學生社團在高校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剖析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建議與對策,強調加強高校對學生社團的管理,使高校學生社團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這對促進大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校 學生社團組織 建設分析
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自發組織的,是一種激發學生自發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手段和藝術,是對第一課堂的補充,是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宗旨的群眾性團體,其最大特點是具有情感傾向性。因此,在社團中,學生容易具有積極主動性和自覺紀律性。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自發地、愉快地學習的同時,他們的靈感和才華就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可以使之在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中受到多方面的、深刻的影響。
一、高校學生社團的作用
高校學生社團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是科技類社團,二是人文社科類社團,三是諸如圍棋、足球協會等統稱“其它社團”。各種社團在充實高校學生生活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對高校實施素質教育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有利于促進高校學生專業知識的提高
高校學生社團的建立往往以學生所學專業或個人愛好為基礎,可以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消化。
2.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提高個人能力
高校學生參加積極有益的社團活動,融入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滲透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內容,可以使學生在自然參與的活動中得到情感與思想情操的陶冶。
參與社團管理,可以使學生積累起與人交流的經驗,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使他們的意志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3.高校學生社團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學生在社團中總能找到自己比較愿意做的事,也能幫助形成下一步的目標。社團活動能通過事實上的效果來讓成員清楚地認識自己,合理地認同自己,理智地調控自己,原本在家長和教師特殊呵護下不完善的自我意識逐步得到轉化。
4.高校學生社團對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校風建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社團活動為充實和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創造了條件;第二,社團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把學生吸引到健康發展軌道上來,有利于學校的穩定和發展;第三,社團活動能為廣大學生緊張學習之余提供良好的活動和休息處場所,為專業知識的學習創造條件,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情趣;第四,學生良好精神風貌的存在對高校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從使高校更充分發揮其育人的職能。
二、特色工作是社團發展的重要保障
學生社團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工作,并圍繞其開展一系列活動。特色工作是社團發展的重要保障。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趣味性。要結合自身社團的特點,多開展趣味性活動。這樣才能吸引同學的積極參與,增添生活情趣,增強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珍惜和對生命的熱愛。
第二,技術性。有一門技術,可以使有技術基礎的學生找到用武之地,并能帶動一些感興趣的學生共同學習,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識面。
第三,實用性。通過學生社團的鍛煉和培養,學生可以多學些對今后的工作、生活有用的知識,多積累一些競爭的資本。
三、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高校社團在充滿活力的校園中蓬勃的發展,但仍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1.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因大多數高校學生社團存在“休閑娛樂”化傾向,導致大學生社團多集中在文化、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社團發展得過多、過濫,而科技類的大學生社團則少之又少。其次,一些大學生社團注重外在形式,而無實質活動,或開局好,而不堅持發展,最后導致社團中途夭折。第三,管理不規范,有的學生社團好大喜功,盲目地發展社員,以人多示眾自喜;或不吸收新鮮血液,搞封閉的小團體;或財務混亂,存在亂收費的惡劣現象。
2.外部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一些高校對大學生社團重視、支持、幫助和指導不夠。其次,對高校學生社團管理體制比較薄弱,需加強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制度任何一個組織建設的有力保障,缺少了制度層面的約束,會出現很多問題;再次,缺乏對大學生社團工作的評價和導向機制,目前不少學校對此重視不夠,往往采取任其自然發展的態度。
四、加強高校對學生社團建設的對策分析
1.擺正其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高校有關領導,尤其是大學生社團的管理者,應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大學生社團看作是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予社團合理的指導,保證社團活動在場所和設施等方面的需要;其次,要根據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對學生社團的自身特點和活動規律進行管理和引導,促進大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
2.健全管理制度,實現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
一方面,應當將大學生社團的管理納入學校管理的范疇,逐步建立、健全社團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求學生社團內部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并給予有效監督。
3.注重學術,抓好學術型社團建設
高校社團管理部門應當大力倡導和組織知識型、科研學術型社團的建設,加大社團的科技含量,結合全國“挑戰杯”等大學生課外活動作品大賽,撥出專門經費支持社團活動。
4.要積極探索,推行社團導師引導制
高校社團設立導師是近年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的創新,目前在高校中處于“實驗”階段,還不甚成熟。其主要職責有:經常深入大學生社團,有針對性地做好社團成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導社團制定每學期的工作計劃,確定工作重點;指導社團重大活動,提出存在的問題,并幫助改進等等。
5.強化對大學生社團工作的評價和引導機制
要加強對大學生社團的考評,建立科學合理的量化指標。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對效益的不斷追求。對于高校社團而言,培訓本身就是一項管理,提高社團負責人工作效益就是培訓的根本目的,有效的培訓才能有效地提高社團的工作效益,保證大學生社團的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高校社團正處在蓬勃、積極、向上的發展階段,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將不斷取得更大的成績,高校對各種類型的學生社團都應大力倡導和扶持,不能包辦代替。只有充分發揮高校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發自愿地組織和參加社團,高校學生社團就可以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對于提高高校學生素質、加強高校建設等都將起到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支萍.大學生社團的教育引導和管理[J].成都大學學報,1998.
[2]劉志明.高校社團現狀分析[J].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學報,2000.
[3]王建偉.淺析新時期大學生社團組織建設的新特點[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2).
[4]孟威,張鋌.新時期大學生社團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5).
[5]熊舸,何曉瓊,陳怡露.基于非營利性組織的高校院系學生會管理新模式[J].高教高職研究,2007,(2).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