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與“體育”相關的行業在中國尤其是北京等奧運城市蓬勃興起。實際上,以奧運會為契機的大繁榮其實已經初顯端倪,而這只是體育電視傳播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體育電視轉播 體育產業 奧運會
我們大家接觸到體育、體育賽事,可能都是通過電視。真正能看懂一場比賽的觀眾少之又少,而能進一步享受比賽的觀眾更是微乎其微,然而,我們卻能在電視上看到體育比賽,體育比賽的電視轉播真正實現了所謂的大眾傳播,從本賽季(2007~2008賽季)NBA火箭對陣雄鹿的比賽,因為有了姚明和易建聯這兩位中國最優秀的中鋒的對決而吸引了全球超過兩億的觀眾收看,就可以窺見一斑了。
北京奧運會的門票經過了兩輪的預定和申購,可謂是一票難求,尤其是想得到熱點場次的熱點比賽的門票就跟中彩票的幾率差不多。但在瘋狂的門票搶購之中,很多觀眾說只是想到現場看看在家門口舉辦的奧運會是個什么樣,去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至于能否真正看懂比賽并不是考慮的重點。而還有絕大多數的觀眾只能呆在家里收看奧運會的電視轉播了,但他們卻也絲毫不會失落,因為在他們看來,在家收看CCTV-5(2008年1月1日更名為奧運頻道)的電視轉播比到現場看比賽更好,因為電視能全方位展示比賽并且配有字幕和現場解說,足不出戶不用擠擠嚷嚷就能充分掌握比賽全貌何樂而不為呢!
現如今的體育電視傳播發展相當迅速,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可能是大多數觀眾看比賽的首選,一有重大賽事央視就會專門成立報道小組進行跟蹤報道,很多時候還會特派記者去現場報道比賽,并且發回賽前賽后的獨家新聞,央視還專門設立的收費的風云足球頻道轉播重要的其他足球賽事,各地方電視臺的體育電視轉播也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號稱世界體育三大盛會的奧運會、世界杯(專指足球世界杯)以及F1賽車,每次舉辦都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巨大的經濟效益讓它們成為了各國爭相承辦的最熱門賽事,當然,電視轉播費用也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個環節。也正因有了電視轉播、廣告贊助、商業運作等環節的加入,使得重大體育賽事遠遠超過了比賽本身,進而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產業。
體育產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的存在,可以說是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的,越來越成熟的運作使得體育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著非常重要地位。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體育產業的發展速度都在加快,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美國1995年體育產業總值達到了631億美元,超過財力雄厚的石油、汽車制造和航空等重要工業部門的產值;日本的體育產業總值約為4.2萬億日元,在其10大產業中排名第6;在英國,體育產業為38萬人提供就業機會,每年創造產值70億英鎊;意大利足球聯賽的收入列國民經濟收入的第3位。1998年,足球世界杯比賽僅出售門票就給組委會帶來了2.6億美元的收入。中國的體育產業起步較晚,1983年,霍英東先生投資興建的“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一項大的體育產業投資,20世紀90年代,體育彩票的發行使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雖然,目前的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較小,但卻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電視轉播以其強勢媒體的影響力吸引了巨額的商業贊助,和媒體的經營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贊助商成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電視轉播放大了比賽場地,使欣賞體育比賽的觀眾人數成百倍地增長,從而促進了體育廣告、體育贊助和體育彩票等相關體育產業的發展。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尤伯羅斯模式正是通過出售電視轉播權使承辦奧運會首次贏利,這足以證明,電視轉播在體育產業中的重要作用。高雅的西方音樂會從來就不會電視直播,高科論壇和展覽也不會電視直播,要想觀看這樣的節目,恐怕只能付出高額的門票去現場觀看,但體育比賽卻不會收取觀眾一分錢的“門票費”,電視轉播可以極大地滿足觀眾對于比賽關注和賽事信息的需求而不收取其他的任何費用,只要有一臺電視機,很多人就都可以同時觀看體育比賽了。觀眾可以方便地收看到體育賽事,這既造就了一大批體育明星,也帶動了體育相關產業的消費。
因此,電視轉播權的購買就成為了關鍵,可以說,電視轉播權收入是國際奧委會探索商業化運作的一個切入點,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初期轉播權銷售收益一度占到奧委會總收入的95%。從1984年開始,奧運會電視轉播權收入平均增長率為38%,2000年,奧運會的銷售收入已高達36億美元,1998年冬奧會的收入高達5.09億美元。1993年~1996年間,國際奧委會從出售奧運會電視轉播權中所獲收益占其巨額總收入的48%。成功的運作,使電視轉播權的收益成為國際奧委會的支柱產業。
體育賽事電視節目,是一種通過電視臺的轉播,全面、完整反映體育比賽情況的電視節目,這類節目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電視臺轉播體育比賽,是用屏幕畫面提供比賽即時情況的,它往往能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第二,電視臺轉播比賽時,可隨時插入有關信息,與比賽有關的一些賽況介紹和技術分析等,這有助于觀眾全面了解比賽情況,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深受觀眾歡迎;第三,電視臺在轉播體育比賽時,還可以應用一些電視制作技巧,如快節奏剪切、慢鏡頭、重放、體育明星特寫等,滿足了觀眾的審美要求,使觀眾得到娛樂享受。電視臺轉播的體育賽事節目具有自身的特點、規律和魅力,它不完全等同于場地賽事。
體育比賽電視報道技術經歷了從無線電視到有線電視乃至衛星電視,從黑白到彩色及高清晰度電視的過程。最終,電視以其快捷、直觀和身臨其境的現場感而在各種傳播媒介中獨占鰲頭,從而大大推動了電視報道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也孕育著體育運動商業化的趨勢,為體育賽事電視轉播權的商業經營提供了一試身手的舞臺。
中國的體育電視報道雖然起步晚,但其發展速度非常快,從1973年首次面向全國進行體育比賽現場直播至今,只有20多年的歷史,但已初步形成了設備較先進的現代化體育電視轉播系統。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負責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少數幾個項目的電視信號制作和轉播工作,到2008年我們是奧運的主人,經過了精心的準備,奧運電視轉播人才的培養、技術硬件準備等已經在穩步進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到時候,中國將為世界呈現一屆最好的奧運會電視轉播。
中國各省市都有各自的電視臺,而所有的省級電視臺幾乎都具備進行體育現場節目的直播技術。通信衛星的廣泛利用,使各省市都可以接收到國內外重大比賽的實況,觀看體育節目的電視觀眾人數明顯增多。據報道,中國轉播第26屆奧運會電視節目時間約為204小時,電視觀眾達43億人次。同時,各省市電視臺也開始向國內外轉播在本省市舉行的大型國際比賽,電視轉播的市場競爭正逐步形成,這一趨勢將會有利于中國電視轉播領域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壯大。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距離世界體育電視轉播的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到差距,我們可以借鑒、學習、引用和創新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必須加強自身的努力,不斷適應新的形勢,讓體育產業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者單位:湖北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