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查閱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能力型情緒智力量表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中文版在中國的適用性。首先,對MSCEIT的信效度做了檢驗,然后將檢驗結果與國外研究結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MSCEIT的中文版可以在中國直接使用。
[關鍵詞]能力型情緒智力 MSCEIT(中文版) 適用性
能力型情緒智力理論,是Mayer、Salovey等人經過十幾年的研究逐步形成的一種情緒智力理論,他們將情緒智力作為一種新的智力,在國內外學術界受到廣泛關注。并且,他們根據該理論模型編制了第一個能力型情緒智力量表MSCEIT(Mayer-Selovey-Caruso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各國心理學者對MSCEIT做了大量的跟蹤研究,證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那么,MSCEIT是否適應中國的國情呢?本文查閱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能力型情緒智力量表MSCEIT中文版在中國的適用性。
一、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我們使用MSCEIT情緒智力測驗2.0版本(Mayer, Salovey Caruso, 2001)。該量表的中文版本由MSCEIT的出版商“美國心理評定資源公司”(Psyc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s.)提供。為了檢驗中英文版本的對應性,我們請西南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師單獨將中文量表回譯為英文,然后再請其他英語教師將回譯本與原英文本進行了語意比較,表明具有極好的吻合性。MSCEIT評價情緒智力的四個分支:感知,使用,理解和管理情緒。每個分支包括兩項任務。MSCEIT的感知情緒,參與者被要求辨別面部圖像中的情緒(臉部任務)以及風景和設計圖片(圖片任務)。在使用情緒分支,參與者被要求使用非情緒詞匯(感覺)描述情緒,并且指出哪些可能促進或干涉各種認知和行為任務的成功執行的感情(促進)。理解情緒通過對情緒隨時間發展和轉化(改變)的態度的相關問題進行評估,以及一些感情怎樣被情緒整合(整合)。管理情緒的能力通過一系列要求參與者辨別最合適的管理一個人情緒的方式(情緒管理)和在社會環境中其他人的情緒(社會管理)的方案來評估。這四個分支能力又歸為兩項區域分數,代表情緒智力中的廣泛技能,經驗的情緒智力描述的是一個人“吸收”情緒經驗的程度、認識它、將它與其它感覺比較并且理解它怎樣與思維發生關系的能力;策略的情緒智力是表明一個人能夠理解情緒的意義、它們之間暗含的關系并且怎樣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的能力。

MSCEIT的標準數據是從不同地區大約50項研究收集而來的。大部分數據來自美國,還有就是英國、加拿大、馬耳他、南非、澳大利亞等許多英語語言國家。總計被試達5000人以上。MSCEIT的內部一致系數由標準樣本進行評估:總量表的信度為.91,兩個區域信度分別為.90(經驗的)和.85(策略的)。Brackett和Mayer(2001)研究得出MSCEIT總量表的重測信度為.86,每個分量表的信度范圍是.74~.89。以一致性標準為基礎的分數與以專家評定為基礎的分數相關性很高(r>.90),四個分支的分半信度為.79-.91。多項研究都對MSCEIT的表面效度,內容效度,構想效度,預測效度和結構效度進行了檢驗:Pusey(2000)分析了在工作情景中MSCEIT RV1.1的表面效度,結果表明“從總體上看,MSCEIT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MSCEIT V2.0根據情緒智力的四分支模型(Mayer Salovey,1997)設計,經檢驗,MSCEIT V2.0很好的與1997年的模型相吻合,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Salovey(2003)等人的另一項研究表明MSCEIT與情緒狀態測驗的相關為.08;Brackett和Mayer(2003)調查了MSCEIT和自陳式情緒智力量表EQ-i和SREIT之間的相關很低;與五大人格量表的相關為:與神經質r= -.13,與外向性r=.04,與樂群性r=.33,與開放性r= -.23,與責任感r=.25,證明具有較好的判別效度;MSCEIT V2.0的驗證型因素分析也支持了MSCEIT的構想效度和結構效度。
二、被試
本研究隨機抽取重慶市西南大學學生共314人,平均年齡20.35歲(SD=1.546)。被試的人口統計學指標見表1。
三、MSCEIT的信效度檢驗
1. MSCEIT的信度分析
分別計算總分和一、二階因素的克龍巴赫α系數。結果顯示于表2。除第四個分支管理情緒的信度較低以外,其余都在0.6左右,總測驗和經驗的情緒智力的信度系數超過了0.85。
2. MSCEIT的內部相關分析

MSCEIT試圖測量的是有多種能力組成的情緒智力——分為兩個區域能力和四個分支能力。所以首先要檢驗分量表之間是否具有積極的正相關。本研究通過簡單相關分析得出的分量表之間的相關程度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情緒智力總分、區域分數和分支分數之間都有適度的顯著正相關(r=0.13-0.92)。
3.MSCEIT的因素分析
將每個分量表的項目分數相加平均得出每個分量表的分數,再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各分量表數據進行因素分析。經過檢驗,證明這些數據適合進行因素分析(見表4)。
因素分析結果表明,八個分量表在一階因子提取上不完全符合Mayer等人的理論模型構想。原理論模型認為:八個分量表每兩個分量表組成情緒智力的一項分支能力:taskA和taskE組成感知情緒能力branch1,taskB和taskF組成使用情緒能力branch2,taskC和taskG組成理解情緒能力branch3,taskD和taskH組成管理情緒能力branch4。但如表5所示,因素分析只篩選出兩個因素,因素變量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46.102%,因素1由taskA,B,E,F組成,因素2由taskC,D,G,H組成。經方差極大法旋轉后,各因素符合有了較大差異。
再進行二階因素分析,結果表明完全符合原理論模型的構想:每兩項分支能力組成一項區域能力:branch1和branch2組成經驗的情緒智力,branch3和branch4組成策略的情緒智力(表略):因素變量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8.816%。方差極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旋轉后,因素變量的負荷差異明顯。
為了進一步驗證MSCEIT的結構模型,本研究再使用Amos4.0軟件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應用驗證性因素分析評價模型的適合性時,主要考慮以下檢驗標準:GFI、AGFI、PNFI、NFI和CFI等擬合指標的數據值一般都局限于0-1之間。越接近1,表示理論模型越能說明原始數據之間的關系,模型的擬合程度越好。一般認為,X2/df值小于5,則可以認為模型擬合較好。若RMSEA取值在0.05或以下,且RMSEA的90%置信區間上限在0.08以下,表示模型擬合較好。其余指標擬合指數在0.85以上,即可認為理論模型和原始數據的擬合程度達到統計要求。我們對本研究所得二因素模型和Mayer等人提供的四因素模型進行比較,結果見表6。
本研究得出的二因素模型各項擬合度指標都沒有Mayer等人提供的四因素模型各項擬合度指標好,故認為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為:原理論模型的構想較好。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也良好。所以,在中國,MSCEIT的中文版本可以使用,并且仍然使用四因素模型進行下一步研究。
四、能力型情緒智力量表MSCEIT的適用性
MSCEIT自編制完成以來,除了編制者對該量表的信效度做了大量的檢驗以外,各國學者都對其進行了各方面的檢驗。本研究是國內首次對MSCEIT的信效度進行了檢驗,表明MSCEIT中文版可以在中國進行廣泛使用。
1.國內外研究MSCEIT的信度比較
MSCEIT的使用者手冊中,詳細的給出了情緒智力各個因素的分半信度,Lopes等人在研究中也報告了MSCEIT各因素的克龍巴赫α系數,這兩項研究與本研究得出的α系數比較如下表7:
可以看出,本研究所得的科隆巴赫α系數和Lopes等人的研究所得相差不大,管理情緒分支的α系數都比較低。與使用手冊的分半信度還有一定差距,這可能是由于三個研究的樣本特征以及施測環境條件不同。但總體上來說,本研究的MSCEIT信度分析表明,在以中國人為研究對象的時候,該量表的信度較高,可靠性較好。
2.國內外研究的MSCEIT的結構效度比較
本研究中,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轉,兩個因素被抽取出來。情緒感知能力的兩個分量表和促進思維能力的兩個分量表為第一個因素,理解情緒能力的兩個分量表和管理情緒能力的兩個分量表為第二個因素。〗可以看出,雖然只抽出兩個因素,但是這兩個因素與情緒智力的二階因素——經驗的和策略的情緒智力很好的契合在一起,并且Amos協方差結構模型檢驗表明:本研究得出的二因素模型的擬合程度沒有Mayer等人給出的四因素模型的擬合程度好。所以我們還是認為理論上支持的四因素模型更加合理。因為探索分析沒有抽取出四個因素,探索分析和驗證分析都是使用分量表來進行操作的,研究還應該進一步使用MSCEIT的每個項目進行因素結構的檢驗。
Konstantinos Kafetsios在對生活過程中情緒智力能力和依戀的研究中對MSCEIT進行了因素分析驗證。他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轉,樣本為英國在校學生和參加工作的人。結果顯示,抽取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解釋總變異的36%,由策略的情緒智力(情緒理解和情緒管理)組成;第二個因素解釋總變異的17%,由經驗的情緒智力(情緒感知和促進思維)組成。這個結果與本研究的研究結果非常相似。
Day Carroll在能力型情緒智力預測個體行為、組織行為和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中也討論了MSCEIT的結構效度。他們使用主軸因子法和直接斜交旋轉對他們的加拿大學生樣本進行了因素分析,結果表明也抽取出兩個因素,理解情緒量表、管理情緒量表以及感知情緒量表的臉部子量表是第一個因素,情緒促進思維量表和感知情緒量表的圖片自量表為第二個因素。他們進一步對數據進行了LISREL線性結構關系模型檢驗,發現四因素模型也很好的與數據相擬合,所以他們也認為四因素模型更合理,并用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能力型情緒智力的關鍵點就是它不是一個人格特征的集合。因此,為了建立MSCEIT的結構效度,MSCEIT分數必須與人格沒有顯著相關。國外研究表明,MSCEIT與人格五因素只有低的相關程度。本研究由于研究條件的限制,沒有對MSCEIT與人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的關系進行研究。為了更進一步的研究MSCEIT中文版在中國的適用性,還要進行更多的后續研究。
參考文獻:
[1]Mayer, J. D., Salovey, P., Caruso, D. R. Mayer-Salovey- 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User’s Manual. Multi-Health Systems. New York. 2002.
[2]Brackett, M., Mayer, J. D. Measur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3rd Annual Positive Psychology Summit. Washington, DC. 2001.
[3]Mayer, J. D., Salovey, P., Caruso, D. 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4,(15): 197-215.
[4]Pusey, 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uccess in the workplace:Relationship to job performanc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Pepperdine University. Malibu, CA. 2000.
(作者單位:廣東清遠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