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農業部決定今年在全國11個省試點培訓1萬名農村實用創業人才。為使試點省順利開展工作,前不久又制訂了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試點實施方案。方案要求按照“政府推動、部門監管、學校培訓、地方扶持、農民創業”的思路開展創業培訓,按照公平公正、突出實效原則,根據農民意愿培訓,著重在五大產業開班培訓,對學員進行三年跟蹤服務,通過培訓和政策扶持,使學員樹立創業理念、增強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技巧、提高創業能力,促進學員提高經營水平、擴大經營規模、創辦經濟合作組織、創辦農業企業,培養造就一批現代農民企業家。
方案要求各試點省要根據農民意愿科學設計培訓計劃,安排培訓內容,提供扶持和服務。應著重按照種植、畜牧、水產、農產品加工、農村服務五大產業分類開辦培訓班,產業相對集中的地方可開辦具體的專業班。培訓對象重點從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種養大戶、農機大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帶頭人和有志于農村創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中選取,年齡一般不超過50歲,創業意愿強烈,具有與創業項目相適應的產業基礎,并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各項目縣對選定的培訓對象,應編制填寫《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學員登記表》并報省(市)農業主管部門備案。培訓經費由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實施縣從項目經費中統一安排,每人的培訓費用原則上不超過2000元。
各試點的創業培訓環節包含集中培訓、市場考察、創業設計、實踐學習和創業發展五個環節。要求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20天(120學時以上),創業實踐和市場考察時間不少于10天。
每期培訓班結束后,給考試考核合格的學員頒發由農業部統一印制訂《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結業證書》。各培訓機構要指定和選聘富有經驗的專職教師,負責輔導每一位學員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創業計劃,并以此作為對學員進行不少于三年的技術、信息、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創業跟蹤服務的主要依據,培訓機構要建立學員與創業輔導專家的長期互動關系,對學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導。(北京 鄭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