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進城打工,在開放繁華的城市環境中,面對工作的壓力,精神生活的缺乏,容易產生焦慮不安和自卑、抑郁、偏執、沖動等心理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調整和緩解,不僅會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誘發心理變異而導致犯罪。因此,農民工應特別注意保持身心健康。
一、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最好辦法。在外打工,要多閱讀各種書報雜志和觀看有益的電影、電視節目等,從而吸取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同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積極進取的性格,盡可能地參加各種培訓以提高自身技能。通過不斷學習,一方面可適應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技術實力,從而有助于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提高工作待遇,提高打工的自信心。
二、尋求生活樂趣,豐富打工生活。既要保持淳樸、堅韌、勤奮的本性,加強自控力,也要積極改掉不良的習性,如不嫖娼、不參賭、不酗酒,不打架。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應學會克制,以正當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面對枯燥繁重的生活與工作,應不斷調整心態,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要學會自我放松,工作之余,不妨逛逛公園、散散步、看看電視和書報或與工友拉拉家常……有興趣的話,也可把身邊的新聞寫成稿件投寄報刊社。從而放松身心,豐富生活,保持開朗、樂觀、向上的心情。
三、保持本色,學會與人相處。工友之間應彼此體諒、互相幫助,決不可因地域不同、性格差異、利益分配不均等導致相互排擠,甚至打斗。與老板、包工頭交往時,應有禮有節,不卑不亢,特別是女青年更應保持自尊、自愛、自強。與城市人相處,要保持淳樸、誠實、自信、寬容的心態,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好感。面對紛繁復雜的城市生活,應保持本色,融入城市而不迷失自我。切不可為了追求奢華的城市生活而萌生邪念,走上違法犯罪之路。
四、保持與家里的聯系,維護家庭幸福。“兒行千里母擔憂”,在外打工,不論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時間與家里保持電話或信件聯系,多關心家里,也讓家里的親人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情況。這樣,一旦遇到不開心的事,自己的心情也能夠得到宣泄,同時,親人也知道自己的情況而不會盲目擔憂。自己快樂,親人也開心。(四川 趙純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