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是牛群的后備力量。對犢??茖W的飼養管理是容易被忽略的環節,但是這個環節很重要。根據我們多年的經驗,將犢牛的飼養管理技術總結如下:
一、喂奶技術
盡早吃初乳。犢牛出生后在30分鐘內喂給初乳1~1.5公斤。高質量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超過50毫克/升,并且初乳與常乳相比,含有常乳2倍的乳固體,2~3倍的礦物質,5倍的蛋白質,初乳還含有多種激素和生長因子,這些物質對犢牛生長發育和消化道生長都是必需的。初乳中乳糖含量很低,這有助于降低犢牛腹瀉的發病率。連喂7天初乳后喂給常乳。喂奶需要采取人工哺乳法,即用奶瓶套上橡皮奶嘴喂奶,如果犢牛不會吮吸,可人工用手指蘸上奶汁塞入犢牛嘴里進行誘導,如此反復誘導2~3次,犢牛便可自行吸奶。喂奶時要做到:
1.定時。即每天喂奶三次,時間可定為早上6時,下午2時,晚上10時。
2.定溫。即入口奶溫夏季在37~38℃之間,冬季在38~39℃之間,要求每天喂奶時,應將裝有牛奶的奶具在熱水中進行加熱消毒后,待冷卻到37~38℃時喂奶。喂奶后立即用消毒的毛巾給犢牛擦嘴,奶具應每使用一次立即洗凈消毒一次。
3.定量。即在犢牛三個月哺乳期內:1~10日齡,前7天喂初乳,后三天喂常乳每頭每天4公斤;11~20日齡,喂常乳每頭每天6公斤;21~30日齡,每頭每天喂常乳7公斤;51~60日齡,喂常乳每頭每天6公斤;61~70日齡,喂常乳每頭每天4.5公斤;81~90日齡,喂常乳每頭每天2.5公斤。
二、斷奶技術
犢牛斷奶的依據不是年齡而是開食料的攝入量,一般當犢牛連續3天每天都能采食約0.5~0.8公斤開食料時就可以斷奶。犢牛哺乳期一般為三個月。喂7天初乳,第8天開始喂常乳,同時補喂代乳料,一個月后喂混合精料及優質干草。喂料量為體重的1%。代乳料配方比是:玉米52%,麩皮10%,豆餅27%,優質魚粉9%,食鹽0.5%,磷酸氫鈣0.5%,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各0.5%。
三、飼養技術
1.補飼。犢牛出生后5~10天開始訓練采食精飼料,在給犢牛喂完奶后,將代乳料抹在犢牛嘴唇上,誘其采食,經2~3天后,在犢牛欄內放置飼料盤,并放置犢牛料任其自由舔食。一旦犢牛學會吃料,飼料盤內就要始終保持有料。最初每頭每日喂干粉料10~20克,數日后可增至80~100克。犢牛吃剩下的料給母牛吃,每次都要給犢牛換新料。待適應一段時間后再喂混合飼料,即將干粉料用溫水拌濕飼喂。濕料給量可隨日齡的增加逐漸加大。在第一個月內,采食量為每日每頭0.5公斤,從1日齡到斷奶犢牛的補料量平均每日每頭1公斤,到第5個月,采食量可達到1.5公斤。
在1個月內,間斷地將少量母牛的細微反芻物涂抹在犢牛嘴唇上,可促進犢牛對飼料纖維的消化。
從犢牛出生后20天開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20~25克切碎的胡蘿卜,隨著日齡增長可逐漸增加喂量。
2.補水。從出生開始需飲37~38℃的溫開水,10~15日齡后可改飲常溫水。
3.預防犢牛拉稀。1~30日齡,每日每頭補飼5萬國際單位的土霉素粉。
四、管理技術
犢牛出生后,應及時稱量體重、打耳標、畫圖譜、拍照,檔案中要清楚記錄每頭小牛的出生日期和父母。
從出生后5~6天開始,每日必須刷拭犢牛身體一次,并要注意保證犢牛適當運動,還要注意犢牛的臍帶是否發炎。
犢牛出生7天后可進行一次驅蟲。
在犢牛出生后7~15天,用烙鐵為犢牛取去雙角。做法是將烙鐵加熱到一定溫度后,牢牢地壓在牛角的基部,直到下部組織燒灼成白色為止(不宜太深太久)。
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秋季要注意蚊蠅,冬季要注意牛舍保溫防寒。在欄內要鋪柔軟、干凈的墊草,保證舍內地面干燥,光照充足,空氣新鮮,無穿堂風。
副乳頭要用消毒過的剪刀去除。注意分清副乳頭和正常乳頭,剪除后用5%的碘酊消毒,并每天觀察傷口是否受感染。(陜西省千陽縣家畜良種繁育站 倪同堂 張春林等 郵編:7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