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稻田放養。放養野生鯰魚的稻田應選擇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天干不旱,洪水不淹,水質良好無污染的地方。田塊面積以667平方米(1畝)左右為宜。放魚種前,要加高、加厚田埂,開挖魚溝和魚坑,要建好進、出水口的攔魚防逃設備。投放的魚種規格要選用每尾8厘米以上的魚種。每667平方米放種苗1500~2000尾,并用50克/升的食鹽溶液對魚體進行嚴格消毒。可以混養一些鯉魚、草魚魚種。在飼養過程中,可投喂從其他水域中捕獲的野生雜魚或采購廉價低值魚作為飼料,或將這類小雜魚用絞肉機絞成肉泥,混合其他植物飼料,以面粉黏合制成混合餌料投喂。如果養殖規模較大,則須使用全價顆粒飼料才能滿足大面積生產的需求。平時應常注水和更換新水,保證水質肥、活、嫩、爽。野生鯰比其他許多魚類的抗病能力更強,所以常見的疾病并不多。相對而言,野生鯰在苗種階段的魚病稍多些,常見的有白嘴白皮病、小瓜蟲病和出血病等。成魚階段易患腸炎病、打印病、鲺病等。這些病害發生的原因,往往是魚池清塘消毒不好,苗種放養密度過大,水質變壞未能及時改善,投喂的餌料帶來病原體等。
四、網箱飼養。
1.網箱架設。網箱應架設在相對開闊、向陽、有一定風浪或有緩流的水域,水深5米以上,透明度1米左右,全年22℃以上的水溫有3~5個月。一般常采用三級網箱養殖。放養4~5厘米長的魚種,先在0.6~0.8厘米網目的一級魚種網箱中培育,長到一定規格后,轉入1~1.5厘米網目二級魚種網箱飼養,最后轉入2.5~3.5厘米網目三級魚種網箱養殖。
2.魚種放養。一級網箱飼養的密度,以每平方米用4~5厘米的魚種400~600尾,飼養15~20天后,清箱過篩,大小不同的分箱飼養,達8厘米以上的魚種按每平方米300~400尾的密度另箱分養,當魚種規格達到16厘米左右,轉入二級魚種網箱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0~250尾。當其尾重達25克左右時,轉入成魚網箱飼養,這時的密度為每平方米120~150尾。如果投放尾重400克左右的隔年魚種,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控制在30~50尾。
3.合理投喂。成魚養殖飼料配方中蛋白含量為35%即可,其中魚粉25%、花生仁粉18%、酵母粉5%、魚油1.1%、玉米粉10.4%、復方氨基酸2%、預混料2.5%。加工中要注意原料盡可能粉碎得細些,并且黏合劑質量要好,以保證飼料顆粒在水中1天左右不松散,以提高野生鯰攝食利用率。網箱內必須設置飼料臺,一般每10平方米設1個,懸掛在箱內離網底20~30厘米處。投喂時將飼料撒在飼料臺上方水面,在飼料顆粒逐漸下沉的過程中被野生鯰吞食。投喂量:當野生鯰全長5~10厘米時,日投餌率為魚體重的8%~10%,日投喂3~4次;野生鯰全長10~13厘米時,日投餌率為4%~6%,日投喂2~3次;全長在23厘米以上時,投餌率可降為1%~3%,日投喂1~2次,每天最后1次投餌可安排在晚上22時左右進行。(全文完)(江西省貴溪市鴻塘鯰苗場 徐理炳 郵編:335409 電話:1390701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