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因不良的生活習慣,常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預防這些疾病要注意以下七忌:
1.忌屏氣排便。腹部用力加大時,心臟和血管的負荷猛增,血壓急劇升高,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如心肌梗死、腦溢血,甚至發生猝死。為了防止便秘對心腦血管病人的危害,尤其是老年人要記住:“排便用力,老人大忌。”
2.忌進食過飽。臨床證明,飽餐常常會誘發心臟病猝死。特別是老年人胃腸功能減退,如飲食過飽,可導致上腹部長時間飽脹,擠壓心肺,影響心臟“泵血”功能。
3.忌過度節食。過度節食,會形成營養不良性貧血,而營養不良也會誘發心絞痛。血中的血紅蛋白減少,可使血液攜氧量減少,迫使心臟加快泵血,而增加血流又會加大心臟工作量,使心肌耗氧量增多而誘發心絞痛。這種心絞痛用藥物難以控制。
4.忌寒冬少衣。統計資料表明,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冬季占全年的50%左右,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為發病的高峰期。寒冷可致人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使冠狀動脈痙攣,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發作。
5.忌左側臥位。左側睡時肝臟與肺部對心臟形成壓力,加重了心臟活動負擔,容易引發心臟病。
6.忌過度疲勞。過度疲勞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應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勞累與精神緊張,以防心臟病發作。
7.忌吸煙酗酒。吸煙會使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吸煙后尼古丁還可使體內組織釋放出兒茶酚胺,使心率加快,血壓增高,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冠心病急性發作。過度飲酒會促進和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誘使冠心病發作。(廣東 胡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