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北京參加奧運會閉幕式的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對《財經》記者講述她的保護勞工利益的全球化視角
2008 年8 月27 日,美國勞工部華裔女部長趙小蘭(中)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并為大學生做了題為“21 世紀的美國和中國”的演講
作為參加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美國官方代表團的團長,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的日程安排比預想的還要緊張。
趙小蘭是8月21日抵達北京的,8月22日訪問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8月23日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接見,8月24日晚觀看了奧運會閉幕式。她對閉幕式高度評價:“非常美麗,充分展現了愉悅、活力和天才,我想,那一刻集中了全世界對中國的關注。”
由于不斷加入新的安排,趙小蘭和《財經》記者約定的專訪時間一再延后。盡管如此,8月25日下午,當趙小蘭在位于美國使館附近的金茂威斯汀酒店美國代表團會客區和《財經》記者會面時,臉上仍看不出絲毫疲憊,依然是自信的招牌式微笑、一絲不亂的發型、簡潔的深色套裝和得體的談吐舉止。
通往政壇之路
2001年,趙小蘭被小布什總統提名為美國勞工部長的人選,隨后很快獲參議院一致通過。華人社區為之沸騰,因為這是迄今為止華裔在美國政界所取得的最高職位。作為一名女性,趙小蘭是美國首位、也是惟一的華裔內閣成員,且連任至今。
趙小蘭1953年生于中國臺北,祖籍為上海嘉定。其父趙錫成,早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
八歲時,趙隨父母從臺北移民美國。她從不諱言家庭移民初期的辛酸和艱難:為節省旅費,一家人乘著貨輪,花費一個月時間才進入美國。
像絕大部分華人家庭一樣,趙小蘭的父母對子女寄予厚望。1975年,趙小蘭從馬薩諸塞州曼荷蓮女子學院畢業,獲得了經濟學專業學士學位,后又以全“A”的成績獲得哈佛大學商學院碩士學位。
自尊、克制、勤奮、機敏,以及優雅的舉止、良好的教育,這一切還不足以構筑主流社會的通行證。受其父熏陶,趙小蘭從小就懂得大膽把握每一個機會,并且廣結人脈。美國社會也確實為其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她工作勤勉,敢于負責,早期在花旗銀行擔任信貸員時便受到上司賞識。1983年,趙小蘭在5萬多名申請者當中被選中,成為白宮實習生,由此與政治結緣。在白宮,她把握機會,獲得里根總統和老布什總統的提攜。
1986年,趙小蘭出任聯邦航運署副署長,不久轉任美國銀行高級副總裁。1988年,里根總統任命她為聯邦海運委員會主席。次年,36歲的趙小蘭被老布什總統任命為交通部副部長,此后又被任命為美國最大志愿者組織——和平隊的隊長。
趙小蘭是共和黨資深黨員。1992年,她與肯塔基州參議員米奇麥康納結婚,他目前是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民主黨克林頓執政時期,趙小蘭曾擔任美國最大慈善機構——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主席,上任后積極扭轉該組織的虧損局面,這段經歷為她的管理能力贏得了聲譽。在共和黨圈子里,趙小蘭日益受到器重,她也成為小布什競選隊伍的一員干將。
由此,趙小蘭獲小布什提名為勞工部長一職,也在情理之中。
“教育提升競爭力”
趙小蘭記憶力過人,對數字十分敏感。談到對奧運比賽的印象,她特別提到日本女子花樣游泳隊發生的一起意外——一位隊員因身體不適未能及時浮出水面,引起全場的憂慮。趙小蘭說:“日本隊僅用大約3分57秒完成了比賽,而正常時間應該是4分零7秒左右。”
問及美國勞工部為提升勞工職業技能所做培訓的預算,她立刻答道:“勞工部的年度預算額為500億美元,高于《財富》企業排行榜前25名的企業預算。其中93%的額度都用于培訓和對工人的激勵。”
她似乎并不愿意提起工作中曾經遇到的任何困難或遺憾,這也許是其一貫的風格。但對于勞工部部長的職責,她的回答清晰而簡潔。趙小蘭表示,作為美國在21世紀的第一任勞工部長,她始終關注的是,在日益邁入全球化經濟格局的今天,本國的勞動力是否做好了準備。
在過去數年中,趙小蘭主掌的勞工部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勞工的措施,包括修訂公平勞動標準法、督促違法企業賠償員工最低工資、償還拖欠工資等。她強調說,保護和保障美國勞工的工作安全,提供健康的工作環境,以及工資的合理支付、長期的退休保障等,都是她十分關注的內容。
她分析說,伴隨工人保障程度的提高,生產率也將得到提高,而這將更有助于勞動者成為強有力的消費者。
身為亞裔,趙小蘭也非常樂意展示其本人及勞工部對種族歧視的關注度。勞工部每月的勞工報告,近年也首次將亞太裔進行獨立統計。

但對于單純提高勞動者保護程度,以及為勞動者創造更多培訓和工作機會、使其更好地參與競爭,她顯然更傾向于后者。
出于對美國信貸危機的憂慮,加之近期部分企業開始裁員,輿論對美國未來的景氣狀況有所擔憂。在回答此問題時,趙小蘭認為輿論對美國經濟存在“復雜的誤解”。
在她看來,美國經濟實際上是持續增長的知識型經濟。這表現為越是具有較高的技能、更好教育程度的勞動者,就越能適應社會需求,收入也更高。因此,她深信不疑:與其說工人收入的高低差異是因為企業對成本進行控制,不如說這是工人自身不同教育水平和能力所造成的結果。
趙小蘭表示,重要的是,勞動者應通過獲得更好的教育和培訓去競爭工作機會。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需要高技能,勞動者所獲的教育和培訓,將越來越多地決定其收入的高低。
因此,當問及如何看待亞洲國家如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到美國勞動力市場參與競爭時,她表示,這并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中國自身也處在工業化的進程當中,也必須面對其他國家如越南、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更為廉價的勞動力。這并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我們并不想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去競爭,我們的競爭優勢在于具備非常高技能和高效率的勞動力隊伍,我們對此有持續的需求。高生產率、高素質、創新意識和企業家精神,是我們的競爭力所在。”趙小蘭說。
她以2007年勞動節期間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數據為例,指出美國的勞動力享有世界最高的生產率。“我們發現,一些低勞動力成本的國家實際上生產率也相當低,這其實并沒有好處。”
職業生涯完美逗號
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無論下一屆政府是否由共和黨執政,即將完成八年任期的趙小蘭的離任沒有懸念。但她為華裔社會在美國政壇所創造的數個“第一”,顯然僅僅是個開始。
事實上,伴隨趙小蘭憑借個人努力向美國政壇高層跋涉的過程,亞裔的力量逐漸崛起,參政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在一些重要選區,亞裔美國人的數量不可忽視,亞裔的人均政治競選捐款額也在不斷增加。亞裔選民日益成為美國大選中兩黨爭取的對象,某種程度上,趙小蘭在政壇上獲得的機會也與此有關。
此輪大選中,兩黨皆有安排針對亞裔或華裔的助選措施,助選隊伍中,也不乏黃皮膚的身影。
在美國現有制度給予的空間當中,華裔話語權隨其社會地位的提高而增長。在美中關系格局中,華裔也在謀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將在今年12月初舉辦,趙小蘭對此表示期待。此次北京之行,她曾與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會面,并期望能與他再次進行會談。
她還表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一個中美雙方領導人非常有效的交換意見的框架,希望這種形式能夠持續。
趙小蘭對自己八年的勞工部長生涯頗為肯定。
她說,勞工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我們有最好的勞工健康記錄,工傷數字降低到歷史最低水平;我們對恢復勞工福利做出了巨大努力,例如養老金、醫療計劃等;我們同時保障了勞工的利益,令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們獲得應有的報酬;我們也完善了有關法律,令那些沒有獲得合理報酬的勞動者可以從雇主那里得到這一切……”
對于去職之后的職業計劃,她沒有明確回答,只提到盼望一個“長長的假期”。
趙小蘭提到了過世的母親。她的母親朱木蘭祖籍安徽,常向她們提起黃山。“我從來沒有去過黃山,因此我希望在未來假期的某天能夠登上黃山。”她說。■
(相關采訪參見《財經網》視頻頻道http://magazine.caijing.com.cn/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