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奧運會期間北京開辟三個示威抗議點
7月23日,北京奧組委安保部部長劉紹武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北京奧運會召開期間,中國政府將設置三處專門供游行示威人員表達自己意愿的地點,分別為豐臺壘球館附近的豐臺區世界公園、北京首都體育館附近的海淀區紫竹院公園、北京工人體育館附近的朝陽區日壇公園。
“奧運游行示威專區”始于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該屆冬奧會專門設立了七個“言論自由區”。這是奧運會歷史上首次采用的模式。根據鹽湖城奧運會對于言論自由區域制定的法規,這個區域24小時開放。記者可以采訪示威者,但示威區域將被監督,以保證公共安全。
而依照“國際慣例”開辟游行示威地點的做法,中國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時即有實踐。當時,北京在郊區懷柔辟出游行示威區,但只有操場大小。
在奧運的聚光燈下,此次“設立游行示威專區”引起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舉措可視為政府在奧運會期間對憲法條款的重視和落實,是很有意義的憲法嘗試,或許還會對未來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產生積極影響。
8月3日,劉紹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介紹了奧運期間集會示威活動申請的流程:游行集會示威活動負責人應提前五天提出書面申請,主管公安機關應在申請舉行日期的兩天前,將決定書面通知相關人員。逾期不通知的,將視為許可。同時,集會游行示威的負責人要指定專人協助公安機關維持秩序,并佩戴統一標志。
8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負責人第一次就申請集會游行示威的相關問題,接受記者的采訪并公布了相關數據:8月以來,北京市主管機關共接待申請集會游行示威77起149人次,其中,境內人員提出申請74起146人次,境外人員提出申請3起3人次。大多數的申請是要求解決勞資糾紛、醫患糾紛、福利待遇等具體問題。截至18日,有74起游行示威活動的申請人,通過有關主管機關或單位與他們的協商,解決了具體問題,因而“自行撤回了申請”。屬于申請手續不全、不符合申請要求的有二起,正在補辦相關手續。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規定的不予許可的情形還有一起,主管機關已做出“不予許可”的決定。
此后,媒體曝出兩名年邁的北京婦女因房屋拆遷問題,多次申請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到集會游行專區示威,而被公安部門判處一年勞動教養的消息。8月22日,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王偉回應稱,年近八旬的兩位老太太被勞教是因“多次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但考慮到她們年齡比較大,警方對其實行監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