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一切生物都會遭受意外死亡的考驗,但是自然選擇不會因此而停止。”在自然界中,你不可能找到一個物種,在面對屠殺時聽天由命地任人宰割,即使是一只溫順的羊或是一只羸弱的家兔,也會在被宰殺時拼命抗爭,直至生命結束。這種無條件的求生抗爭,是一切動物的本能,是無法更改的生存天性。為了生存,動物往往需要作出流血犧牲。有時候,這種犧牲,恰恰是自殘。
有這么一則廣為流傳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天,獵人遇到了一只狼。這條狼身長將近兩米,非常健壯。可惜獵人的獵槍沒有瞄準,只打到了狼的右后腿,狼瘸著腿逃跑了。獵人追趕這只受傷的狼。跑了一段時間,受傷的腿成了狼前進的阻礙,狼拼命地向前跳躍了幾下,和獵人的距離拉大了一些。奇跡發生了,狼利用了這個機會,回過頭去撕咬自己受傷的右后腿,幾下就把那條腿咬斷了。獵人完全被嚇傻了,靜靜地看著狼拖著血跡逃跑了……
狼的這種自斷右腿的做法,生物學稱之為“殘體自衛”—為了逃避危機,可斷其肢體而救得性命。
這種現象在動物世界比較普遍。和這只自斷右腿的狼同樣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睡鼠,它生活在樹上,時常會受到山貓或其他野獸的追捕。當兇悍的敵人咬住睡鼠的尾巴時,睡鼠尾巴上的皮會整個脫落下來,留在敵人的嘴里,而睡鼠則拖著無皮的尾巴趕快逃走。“金蟬脫殼”是睡鼠的保命絕招,它終生卻只能使用一次,因為它尾巴上的皮脫落之后,是不會生長出來的。裸露的尾干會逐漸萎縮,最后被睡鼠自己啃食掉。
只有生物才如此么?站在一定高度上鳥瞰我們的企業,有多少企業是不明智的!那些苦苦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企業,那些被成功束縛、無力做大的企業,困住它們的往往是企業自己,它們缺乏的就是這樣一種自殘的意識和決心。所有企業都喜歡做“加法”,可面對“減法”抉擇時,企業就會“肉疼”。打下的江山,搶來的業務,就像企業的肢體,如果要舍棄它們,企業百般不情愿。可是,發展的瓶頸,沒有哪一個企業能夠輕易繞過。在危機關頭,只有那些像狼一樣敢于“殘體自衛”的企業,才能度過“寒冬”。
我們可以將這個現象稱之為“血酬定律”:為了生存,為了活下去,有時候不得不讓自己流血、自殘,犧牲局部,保存本體。動物界如此,企業界也如此。
“成長是如此脆弱。”這是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一個著名論斷。他的論述是,如果所有的企業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長,很快就會耗盡整個世界的資源,而且長時期保持高速增長也不是一種健康現象,它使得企業極為脆弱,如果不能適當地予以管理,它所造成的緊張、弱點以及隱藏的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釀成重大危機。因此,對成長的辯證取舍決定著企業的存亡。
有人說杰克·韋爾奇在擔任通用電氣CEO期間最大的成就是收購了上百家有價值的企業,可杰克·韋爾奇卻說:“不,我對公司最大的貢獻是拒絕了至少1000個看上去很值得投資的機會。有時能否安然度過危機,決定于決策者是否懂得取舍之道。”杰克·韋爾奇在出任通用電氣CEO的最初兩年里,作出了一系列戰略性取舍,出售了71項業務和生產線,其中包括中央空調、家用電器等通用電氣賴以起家的業務。他的很多做法在當時是很難讓人理解的,例如出售半導體業務被很多人認為是向日本人屈服,通用電氣是在戰爭中開小差的膽小鬼。但是,正是因為他敢于舍棄,才使通用電氣這樣成熟的綜合性大公司像新興的小公司那樣蓬勃發展,擺脫了龐大的多元商業帝國的弊端,確保通用電氣能夠持續、穩定地成長。
早在幾年前,華為總裁任正非斷言:IT業的冬天就會來臨。2001年,全國電信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64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5.3%。2002年完成投資2034億元,比2001年減少了20%。2003年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比2002年減少1.7%。2004年對于國內制造商來說,意味著苦熬的一年。而此時的華為已經有了厚厚的棉衣御寒。這件棉衣就來自于任正非的果斷“自殘”:2001年,華為把安圣電氣(約等于“地價”)賣給了美國艾默生公司。
2008年,通脹危機讓許多成長型企業措手不及。此時,流血、斷臂,然后集中資源在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發力,雖然痛苦,但或許能熬過冬天。正如任正非所言:“壯士斷腕只是一時之痛,優柔寡斷則會無休止地痛下去。”
(本文作者為北京CBCT品牌營銷機構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