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資品牌逐步適應中國市場,本土輪胎企業受到的威脅正在加劇。”日前,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營銷專業委員會人士坦言,在乘用車輪胎領地喪失過半之后,本土輪胎企業具有優勢的商用車輪胎領域又煙塵四起。
為中國而動
“兩年前我們就開始在中國做研發,針對中國路況和市場特點進行開發,在美國的配方和設計基礎上進行改動。這次首發的迪恩產品品質過硬,力求在中高端卡客車輪胎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固鉑輪胎新上任的中國區總經理辜思歷對專業卡客車輪胎“迪恩”的推出頗有信心。
類似的是,在德國馬牌輪胎首家工廠開始動工之前,德國馬牌輪胎也經過兩年在全中國20多個城市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最終決定在中國合肥投資建廠。合肥不僅僅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最快速的幾個主要地區之一,而且還是全球汽車巨頭集聚的中心之一。從地理位置看,合肥工廠位于上海以西450公里,介于北京和華南地區之間,交通極為便利。
意大利倍耐力在為中國市場研發輪胎的過程中,則認真細致地分析了中國市場的具體要求和中國市場上最終用戶的需求,并將行車路線用輪胎分成兩大類,即“中短途輪胎”和“中長途輪胎”。為適應中國礫石路況與較低車速,倍耐力特為“中短途輪胎”路線推出了FG85和TG85型輪胎。據介紹,這兩種輪胎可以最大限度地確保輪胎具有更好的抗撕裂性能和抗切割性能,減少胎體意外損傷。
市場策略逐漸清晰
隨著對中國路況和市場特點的深入研究,外資輪胎企業結合自身實力制定了強有力的市場發展戰略。
“迪恩品牌的定位是針對跑中長途運輸的卡客車中高端用戶。”辜思歷說,“如果進口胎價位是100%,本土胎是70%,那迪恩就要做80%或者是85%。價位取決于優質的產品和高價值的品牌,這樣策略的結果是──今年5月份迪恩品牌的市場推廣效果超出我們的想象。”
據了解,固鉑輪胎今年繼迪恩之后還會重推“斯達飛”,其定位于大眾化路線,但也會突出亮點,即個性張揚的年輕一族。
“對中國這樣一個剛剛啟動的高端輪胎市場,倍耐力今年的目標是30萬條,而其他的30萬條能力用于出口。隨著中國市場的成熟,倍耐力會優先保證中國市場的需求,然后再滿足其他市場。”倍耐力集團輪胎公司中國區總監Cattaneo表述了清晰的發展路線。
實力不對稱的較量
在分析中國輪胎行業發展時,普利司通認為,目前,全球前10位的輪胎生產廠家都進入了中國,加上本地的生產廠家,中國已經有上百家輪胎企業。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中,可能會出現很多難以預料的局面和狀況,盡早預測危機,靈活應對才是贏取市場的關鍵。
那么,面對外資企業的領域擴張,商用輪胎本土企業會像乘用輪胎領域一樣節節后退嗎?
據業界專家分析,中國道路狀況比較差、載重車有超載的習慣,再加上跨國企業長久以來對只占全球市場約15%份額的全鋼載重子午胎市場缺乏重視,導致了中國輪胎廠商對全鋼子午胎的研究及生產比較超前。跨國企業即使要生產出適應中國市場的全鋼子午胎產品也需對設備進行大規模改造,而這種改造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
另外,由于中國輪胎的生產成本較低,中國全鋼載重子午胎的價格性能比優勢更為突出。國內企業還有機會利用自身的全鋼子午胎優勢,把握產品結構調整機會,從中產生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兼備的行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