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電視采訪中看到,大部分消費者在被問到如何選車時,總是將安全性排在前面。近兩年商家也不斷在宣傳新車時將碰撞安全性作為重點,這也就有了某款車廣告中的EuroNCAP幾星幾星的宣傳。在EuroNCAP、CNCAP等迅速進入消費者視野的時候,我們究竟對這些汽車被動安全評價方法了解多少呢?
汽車被動安全性指的是在汽車發生碰撞時,汽車所表現出的,有利于車內和車外人員減少傷害的性能。目前很多宣傳和評論中,將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混淆是對消費者和讀者的誤導。汽車被動安性能和車身結構、安全帶、座椅和安全氣囊等是有利于在碰撞發生時,擴大乘員生存空間,減少乘員和車內發生碰撞的設計和部件。一輛被動安全性能好的車型是和好的力學設計、電子設備和成百上千次的破壞性試驗聯系在一起的。所以,一輛EuroNCAP四星的車不是加幾個氣囊就能獲得的。
其實除了各國的國家標準以外,很多汽車產業發達的國家都推出了新車評價體系,以推動汽車被動安全技術的發展,比如美國的NCAP,日本的JNCAP(表1)。由于目前我國銷售的汽車中很多是以歐洲車型為平臺開發,而且在歐洲銷售的車型都要面臨EuroNCAP的考驗,所以國內外消費者對于EuroNCAP更為關注。
由于工作的關系,我有幸參加過EuroNCAP實驗室進行的EuroNCAP試驗,所以向大家介紹一下EuroNCAP是如何試驗和評價一款車型的,以便能夠提高消費者的鑒別能力。

EuroNCAP對于一個車型的評價由成年乘員保護評價、兒童座椅評價和行人保護評價組成。由于我國使用兒童坐椅的情況很少,行人保護的研究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所以本文只向大家介紹EuroNCAP是如何對成年乘員保護進行評價的。
在選定某一車型進行評價后,會通知廠家并要求廠家提供相應的車型信息。如車型氣囊的配置情況、座椅在試驗時應在位置、車重、油箱容積、胎壓等一些和碰撞試驗相關的車型信息。根據這些信息EuroNCAP試驗室開始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和附加的側面撞柱試驗。
正面碰撞是試驗車輛以64km/h的速度撞擊安裝在剛性障礙物上的可變形壁障(一種標準的試驗裝置,鋁質、蜂窩狀),撞擊時車輛40%的寬度范圍和壁障重疊(圖1)。碰撞車輛經過試驗前的準備,已將油箱內的汽油排空換成一定質量的水,車輛的速度由電機的牽引獲得。

車內在駕駛員和前排乘員位置上放置了Hybrid III 50th試驗用成年男性假人(圖2),并將一個1歲半和一個3歲大的兒童假人用兒童座椅分別固定在后排座椅上(用于兒童坐椅的評價)。這些試驗假人都安裝了各種類型的傳感器為給車輛評分提供最原始的數據。
在碰撞發生的瞬間,還會有9-11臺高速攝像機從各個角度記錄整個碰撞過程,供試驗后的分析使用。碰撞前后,試驗室還會對方向盤轉向管柱中心、車門的邊框、踏腳板(加速踏板、制動踏板、離合器)進行測量以便分析使用。
在碰撞瞬間安裝在車輛上數據采集設備會紀錄從碰撞開始300ms(0.3秒)內的假人數據。這樣經過大概一天的準備,不到1秒鐘的試驗,就得到了試驗假人的數據、高速攝像機紀錄的假人運動和車輛運動的錄像和車身測量的數據。根據駕駛員假人和前排乘員假人的數據,可以獲得一個基礎的分數,正面碰撞最高得分16分。
碰撞后的車輛被移動到專門的停放間,等待EuroNCAP評分員的檢查,一般稱之為主觀評價。進行主觀評價的評分員是經過EuroNCAP組織培訓的指定人員,他的工作是檢查碰撞后的車輛,根據碰撞試驗結果和車身結構,對在真實事故中潛在的影響安全的因素進行扣分。所以這項工作需要豐富的經驗,每個EuroNCAP指定試驗室只有少數幾人有評分的資格。而且每年EuroNCAP會組織所有的評分員進行技術交流,以應對汽車新技術所帶來的新的評分問題。
在目前EuroNCAP的評分中扣分項目主要集中在頭部、胸部、膝部和生存空間這四個方面。例如,在碰撞過程中如果氣囊打開但沒有起到保護假人的作用,假人胸部和方向盤發生了接觸,車輛儀表板有潛在傷害假人膝蓋的部件(圖3),每項都要扣掉1-2分。所以對于一個車型而言,即使在碰撞過程中假人有良好的表現,潛在的設計危險也會降低車輛最終的得分。
側面碰撞的試驗方式是被試驗車輛靜止,使用一輛專用移動車以50km/h的速度垂直撞擊被試驗車駕駛員一側的側面(圖4)。與正面碰撞相似,只不過試驗用的假人換成了專門用于考核側面碰撞性能的ES-II試驗假人,而且兒童假人放置的位置也做了調整。在側面碰撞后,基于假人數據獲得的基礎最高分數也是16分。

在主觀評價中,評分員所關注的扣分項目主要集中在座椅和車門上。因為試驗假人和真實的駕駛者間存在一定的差別,很多汽車廠家針對這一點,利用假人的一些特性在車門和座椅設計中進行針對性的設計,這樣在碰撞過程中假人可以表現出良好的性能,而這些設計對于真實的駕駛者并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可以看出,EuroNCAP是在不斷的發展,保證了促進車輛被動安全性能不斷提高的作用。
側面撞柱試驗并不是必須要做的試驗,因為該項試驗主要用于評價車輛裝配的頭部保護裝置,即頭部保護氣囊,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氣簾。廠家可以根據車輛的配置情況要求進行側面撞柱試驗,已獲得最高2分的加分。
側面撞柱的試驗形式相對于前面兩項試驗比較特別,它是將車輛放置在一個可移動的平板上,通過牽引運載平板使試驗車以29km/h的速度側面撞擊固定的剛性柱(圖5)。在碰撞中車輛配置的氣囊應該迅速打開,防止假人頭部和剛性柱發生直接碰撞(圖6)。
可以看出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包括側面撞柱)的總分為34分,再加上安全帶提醒裝置的3分,對于成年乘員保護評價的最高分為37分。登陸www.euroncap.com可以看到對于成年乘員保護的評價是通過星級和有顏色的人形圖來表示的(圖7)。

圖示的情況是所有項目都是滿分的情況。如果某一部位的評價出現了扣分的情況,該部位的顏色就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從綠到紅得分逐級減少,隨之星級也會降低。如果進行了側面撞柱試驗并且得到了2分,就會在側面坐姿的人形的頭上打一個綠色的五星。這樣消費者就可以很直觀地知道,自己所關注的車型在各個方面對駕駛者和車內乘員的保護情況。
短短的一篇文章是不能全面地介紹EuroNCAP評價方法的,只能通過本文提高讀者對于EuroNCAP的認識,以便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汽車。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汽車,只有正確的駕駛習慣和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謹慎駕駛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