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2008.09.08~2008.10.10),全球金融危機深度爆發,股市行情自然雪上加霜。一系列大小救市措施的出臺,或許能幫助行情走勢避免過度的震蕩,但也可能反證了目前的問題只是全球性嚴重金融危機的冰山一角。這恰好是在不斷地提醒投資者:控制風險,勢在必行。
偏股類加倉債券受益
6類以股市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包括銀河基金分類中的封閉式、股票型、指數型、偏股型、平衡型、特殊策略型基金,平均凈值損失幅度分別為4.96%、6.25%、9.65%、5.18%、3.94%和3.07%。股市總體下跌幅度較大,但偏股類基金同期的平均凈值損失幅度卻不是很高。這既是因為基金公司確實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財能力,也因為部分基金在9月19日的全盤大漲停中很好地進行了波段操作。偏股型基金月度業績表現也基本符合其風險收益定位,這種情況若能鞏固,將有利于投資者選擇。
少量基金凈值損失幅度低于1%,包括申萬巴黎競爭優勢、招商大盤藍籌、農銀匯理行業成長、工銀瑞信大盤藍籌、華商盛世成長、國投瑞銀景氣行業、金元比聯動力成長、國投瑞銀穩健增長、信達澳銀精華、銀河理財分紅等基金。部分甚至凈值增長率為正,包括股票型基金中的南方優選價值、新世紀優選成長、銀華領先策略、信誠盛世藍籌、天治創新先鋒、廣發核心精選,平衡型基金中的匯添富藍籌穩健、萬家雙引擎。所有這些基金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關鍵不在于它們在股市上做了超級短線,而在于積極加高了債券投資倉位。
一級債基收益領銜
5類以債市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包括偏債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中短債基金、保本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月度平均凈值增長幅度分別為-1.38%、2.94%、0.77%、1.23%和0.25%。
債券型基金全體基金凈值增長,交銀施羅德增利(A、B)、交銀施羅德(C)這兩只基金以超過5%的收益列債券型基金績效排行榜首,之后有中信穩定雙利、廣發增強債券、中海穩健收益、國泰金龍債券(C)、國泰金龍債券(C)、華夏債券(A、B)等11只基金的收益為4%~5%,上述基金多數為只投資股票一級市場的非純債型債券基金??冃П憩F領先的基金可能在企業債方面有較大比例的配置。有18只基金月度收益不足2%,其中的12只老基金收益較淺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們都是二級債基,近期股市的震蕩給其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就目前市況,對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有3種不同的投資策略:
1、純債基金。如果為了完全規避股票的市場風險,純債基金是最合適的選擇之一,其績效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2、一級債基。由于可以投資一級股票市場,且各只基金對于持有新股的期限規定不一樣,有的基金甚至沒有期限,故從控制風險考慮,合同規定可持有新股時間較短或實際投資風格不喜歡長期持有新股的一級債基,是此類基金中的關注重點。
3、二級債基。在基礎市場行情處于熊牛轉換的模糊時期,此類債基應在資產配置中占適度比例。
債券市場的利好也波及到貨幣市場,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月凈值增長率為0.25%,較往常有所增加,期間收益領先的基金有嘉實貨幣、長信利息收益、華夏現金增利等。就貨幣市場基金近一段時間的綜合績效表現來看,下列基金值得重點關注:建信貨幣、萬家貨幣、嘉實貨幣、銀河銀富、中信現金優勢、長盛貨幣、博時現金收益。
QDII巨損應該反思
本月市場上的最大風險來自海外,QDII基金因此深受其累,平均凈值損失幅度近20%,個別基金的凈值損失幅度近30%,令A股基金望塵莫及。該類基金主動管理的優勢并未顯現。
海外市場似乎是先進、成熟的,相關基金管理者也曾經在那些市場中熏陶過,但他們竟然給國人帶來如此巨大的損失,市場對此應深刻反思。這些基金在長假期間休市,而恰好在此時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相關的行業管理制度也應該反思。
從次貸風暴到QDII凈值,這一切足以讓很多國人逐漸看清,國外市場“成熟”、“先進”、“理性”的光環是多么地虛幻,盲目地崇洋媚外是多么地不可取。其他方面不說,單就基金投資市場來看,國外投資者來到中國,反而創造了很多令國內投資者瞠目結舌的業績,就是很好的反面風險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