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源自肖恩大學畢業那年的家庭聚會。當時,全家圍坐在桌邊討論著以后他會做什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得熱鬧,肖恩卻不知道誰的建議更好。這時父親說:“肖恩,無論你做什么,你都要保證它是你喜歡干的工作。我活了近六十年,除了你媽媽以外我沒有找到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父親的話讓肖恩意識到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我突然意識到很多人都有同樣的處境,同樣的一件事情做了二三十年,但是他們并不因此而快樂。我看到過這樣的調查數據:有88%的美國人處在不快樂之中。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我很明白自己希望得到快樂。”就在當晚,肖恩作了一個決定: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向自己保證,要找到真正喜愛的工作,并且這份工作能夠帶給他快樂!如果發現自己身處于一份并不能帶來快樂的工作中,那么他會換工作并且找到另外一份能夠使自己開心的工作。肖恩決定從體驗工作開始,尋找自己的快樂源泉。
2007年1月,當時肖恩還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能夠順利完成整個計劃。對于他這樣一個剛出大學校門的小伙子來說,這是一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思前想后,肖恩決定冒險完成這次挑戰,他將這個瘋狂的想法告訴了足球教練,教練非常支持他,為肖恩提供了第一份工作。教練有一家名為惠斯勒的蹦極公司,2007年2月26日肖恩成為蹦極助手,開始了瘋狂計劃的第一步。在這一個禮拜中,肖恩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在展銷會上幫忙或者是在溫哥華負責市場材料的配發等等。一個禮拜后,肖恩為自己進行瘋狂計劃找到了自信。
肖恩把整個計劃寫在自己的網站中,發給親人和朋友,要求他們幫忙把網站的鏈接發給其他的親戚和朋友們。肖恩的這招還挺管用,大量的宣傳吸引了媒體的注意,他的計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支持,人們不斷點擊肖恩的網站。在網站中,肖恩設立了“聘用我”的版塊,雇主們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向肖恩發出工作邀請。肖恩對工作和地區沒有任何要求,他在博客中寫道:
“提供給我的工作可以是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任何一個公司或者個人,工作可以是任何一種類型,演員、在家庭農場工作,也可以是垃圾回收處理的工作。”人們非常熱情,肖恩接到了很多的工作邀請,如果將這些工作一一完成的話,可以將瘋狂計劃持續三年。于是,肖恩在這些工作中選擇了那些能夠學到新東西的、工作環境積極的。
從2007年2月的第一份蹦極助手工作開始到2008年4月,肖恩做過排球教練、護理員、電臺DJ、攀巖教練、面包師、攝影師、葡萄酒商、房地產經紀人、公園看守人、消防員、空軍飛行員等工作。肖恩的第52份工作,是擔任家鄉港口城市穆迪市的市長一職,這也是他結束“一周一份新工作”旅程的最后一份職業。
這一年中,留給肖恩印象最深的工作當數2007年8月13日瑪嘉烈公主醫院基金會提供的癌癥慈善基金募捐大使的工作。瑪嘉烈公主醫院基金會是一家為癌癥研究籌集募捐資金的機構。那里的工作人員都曾與癌癥有過近距離的接觸,絕癥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以及人們堅持不懈、努力生存的信念不斷地激發著他們的工作熱情。
在肖恩決定開始將自己的工作領域擴展到加拿大時,一位朋友告訴他,在加拿大有超過一百萬的兒童(相當于加拿大兒童總數的1/6)都生活在貧困中。正是這個消息激發了肖恩回報社會的想法。肖恩認為與其在那里做一個星期的幫工,不如喚起更多的人們對慈善事業的認識。他把已經掙到的所有錢全部捐獻給加拿大一家名為“讓貧困成為歷史”的貧困兒童慈善機構。肖恩還在博客右側顯著的位置上專門為募捐善款設立了一個版塊,人們可以通過點擊該版塊了解到加拿大這所慈善機構的詳細信息并且進行捐款。與此同時,以同樣的方式也可以向美國的一家名為“一”的“反艾滋,反貧困”慈善組織捐款。所有從肖恩網站籌集到的善款會直接匯入慈善機構的賬戶。到記者采訪為止募捐到善款的總數已經達到兩萬多美元。
因為一周更換一次工作,肖恩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停留過:在加拿大渥太華做小旅館的老板,到魁北克當調查員,在美國佛羅里達做面包師,他還去過洛杉磯、紐約、華盛頓等城市。
由于肖恩在網站上發布了尋找贊助者的消息,第五周的時候,NiceJob.ca的老板聯系肖恩表示愿意贊助旅程花費。作為回報,肖恩把他們網站的鏈接發布在自己的網站中并且在很多的媒體采訪中有所提及。
有了贊助,肖恩的計劃進行起來容易多了。贊助者會支付所有在旅程中的花費,肖恩還會和雇主或者是那些通過網絡追隨他的人住在一起。他住在那些通過電子郵件聯系到他的人們家中;還有些人總是主動讓肖恩搭便車。一次,肖恩結束了媒體采訪后,有位男士沖他走去并從口袋中掏出30美元,說是讓肖恩留作旅行開銷使用的。
肖恩很慶幸在這一年當中遇到了那么多的好人,沒有那些人的幫助整個計劃就是空談!事情往往都是這樣:星期一早晨見面時,彼此是陌生的人,當星期五傍晚即將分別時卻已經是十分親密的朋友了!
“要做怎樣的工作,是自己去選擇的。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希望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那么你應該做好準備面臨挑戰,你要強迫自己走出安逸的生活。”一路上追隨肖恩的朋友們給了他鼓勵,讓他能夠堅持完成整個瘋狂計劃。“這是一個自我升華的過程。很多人都不想選擇結束自己安逸的生活,盡管在這種安逸的生活中他們并不快樂。”肖恩意味深長地說。
一天清晨,肖恩醒來,他恍惚間有種強烈的陌生感,好像自己熟悉的東西一下子全都消失不見了。他開始想家,想自己的目標,想自己的人生,想自己目前的處境以及要做什么。想到為了實現目標,自己的生活變得不再平靜,肖恩甚至有點委屈的感覺。在復雜的情緒中,肖恩下樓和朋友吃早餐。朋友是一個開賓館的緬甸偷渡者。吃飯時肖恩察覺到他憂心忡忡,就問發生了什么。偷渡者的處境總是很不安全的,朋友正為這發愁,他決定在2月底前往難民營附近的一個叢林里住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看到朋友動蕩漂泊的生活現狀,肖恩頓時感到了自己眼前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我應該慶幸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會珍惜擁有的自由和生活!”
做過那么多工作,肖恩最喜歡的是:癌癥慈善基金募捐大使、在蒙特利爾市做廣告執行官、在夏威夷火山公園當看守。有些工作他并不喜歡,“雖然覺得差勁,但好在只是做一個星期而已!”肖恩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一年來,肖恩沒有放棄過任何一項工作。目前,肖恩正計劃在2009年出版一本書以記錄過去一年中他的所見所聞和對人生的種種感悟。他希望自己的書能夠鼓勵其他人,讓他們能夠努力尋求自己所熱愛的工作。與此同時,肖恩還計劃拍一部紀錄片,讓人們能夠更清楚、更直觀地看到他在這段旅程中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這是肖恩“一周一份新工作”的結束,也是肖恩踏上新職業旅程的開始……
(邊靜摘自《中國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