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風散熱說薄荷
薄荷,我國南北均產,尤以江蘇太倉、江西吉安產者著名。中醫認為,薄荷性味辛、涼,入肝、肺經,有疏風散熱、清利頭目、解表透疹之功,為中醫常用的發汗解熱劑。《本草綱目》言“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于消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為要藥”。《醫余星》記載“薄荷通關格,利咽喉,令人口香”。藥理研究表明,薄荷含揮發油,其水煎劑對結核桿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揮發油少量內服有發汗、解熱及興奮中樞的作用,外用能麻痹神經末梢,可消炎、止痛、止癢,并有清涼之感。中老年人春夏季節吃些薄荷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薄荷冰,又名薄荷腦,是從薄荷的全草中提煉出的結晶,主產于上海、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省市,目前亦能人工合成。以無色透明、形狀均勻、氣味濃烈者為佳。薄荷冰功同薄荷而力較強,皆用于成藥內??纱碳てつw黏膜,在止癢、消炎、止痛的同時,局部具有清涼感。臨床用于疼痛、炎癥及腫脹,也可內服治療頭痛、鼻炎、咽炎和喉炎等?,F介紹幾則食療藥膳方,供選用。
涼拌薄荷 將鮮薄荷擇洗干凈,切段;生姜洗凈,切絲;大蒜洗凈,切粒;蔥白洗凈,切粒。將薄荷放入盤中,納入姜絲、蒜粒、蔥白,加適量香油、醋、醬油、雞精,拌勻即成,每日1劑。適用于咽喉疼痛,吞咽不利。
涼拌荊芥薄荷 將鮮荊芥、鮮薄荷擇洗干凈,切段;生姜洗凈,切絲;大蒜洗凈,切粒;蔥白洗凈,切粒。將薄荷放入盤中,納入姜絲、蒜粒、蔥白,加適量香油、醋、醬油、雞精,拌勻即成,每日1劑。適用于風寒、風熱感冒,風疹瘙癢或麻疹透發不暢等。
薄荷粥 將薄荷擇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50克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食鹽等調味品,再煮一二沸即成?;驅Ⅴr薄荷洗凈,切細,調入粥中服食,每日1~2劑,連續3~5天。適用于風熱感冒,頭身疼痛,咽痛目赤,痘疹初期,隱隱不透等。
丁香薄荷粥 丁香、薄荷各5克,大米100克,生姜3片,紅糖適量。將丁香、薄荷擇凈,放入鍋中,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沸時調入紅糖、姜末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間隔一周后再服。適用于胃寒嘔吐,呃逆食少,腹痛腹瀉,陽萎陰冷,寒濕帶下等。
薄荷甘草茶 薄荷、甘草、綠茶各3克。薄荷入杯中,加沸水適量略泡,濾去水,納入甘草、綠茶,沖入沸水,浸泡3~5分鐘后頻頻飲服,每日2劑。適用于中暑心煩、胸悶心悸等。
薄荷茶 薄荷5克,茶葉2克,蜂蜜適量。將薄荷放于茶杯中,沖入沸水適量,密封浸泡5~10分鐘后,代茶頻飲,每日1劑。適用于風熱頭痛、高血壓、慢性咽炎等。
清熱解暑說綠豆
綠豆,又名青小豆,性味甘、涼,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解毒消腫之功,為夏日解暑除煩、清熱生津佳品。《本草綱目》言其“治痘毒,利腫脹,為食中要藥;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真濟世之良谷也”?!峨S息居飲食譜》言“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妒乘庒t鏡》言其“清火化痰,療癰腫痘爛,食之調和五臟,安精神,補元氣,潤皮膚,清暑解毒”?!侗静萸笳妗费浴熬G豆性味甘寒,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癰腫等癥,無不用此奏效”。藥理分析表明,綠豆有防止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癥的作用,還能使已升高的血脂迅速下降。其提取液有明顯的解毒保肝作用,此外,綠豆皮對葡萄球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炎夏季節,暑熱熏蒸,大汗淋漓,常食綠豆粥,既可補充人體丟失的微量元素,又可果腹防病。
綠豆中所含的氨基酸如亮氨酸、蛋氨酸等可以互補,從而使綠豆的營養價值更高?,F介紹幾則綠豆解暑方,供選用。
綠豆棗仁蓮藕湯 綠豆200克,酸棗仁50克,蓮藕500克,紅糖適量。將三者洗凈,藕去皮切塊,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爛熟后,紅糖調味服食,每日1劑。適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多夢易醒、久嗽勞咳、久瀉久痢、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中暑煩熱等。
綠豆海帶薏米湯 綠豆150克,海帶、薏米各50克,冰糖適量。將海帶洗凈、切絲,與綠豆、薏米同入鍋中煮至綠豆開花后,小火煮至爛熟,冰糖調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適用于暑熱煩悶、食欲不振、水濕腫滿、小便不利、甲狀腺腫大等。
三豆湯 綠豆100克,赤小豆、白扁豆各50克,紅糖適量。將三豆洗凈,加清水適量同入鍋中煮至爛熟后,紅糖調服,每日1劑。適用于暑濕瀉泄、瘡瘍癤腫等。
綠豆粥 綠豆、大米各50克,白糖適量。先取洗凈的綠豆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綠豆開花后,再下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適用于暑病、熱毒所致的煩渴、尿赤、瀉痢、瘡癰疔癤及藥物、食物中毒等。
蕹菜綠豆粥 蕹菜150克,大米、綠豆各50克,調味品適量。將蕹菜洗凈,切細;大米、綠豆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蕹菜及調味品等,煮至粥熟,每日1劑。適用于中暑煩熱、大便秘結、口臭等。
蕎麥綠豆粥 蕎麥面、大米、綠豆各5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綠豆淘凈后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蕎麥面、白糖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劑。適用于中暑煩熱、高脂血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