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公布
2008年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希望社會各界群眾就食品安全法草案充分發表意見。社會各界群眾的意見可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也可以將意見直接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郵編:100805),或者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
餅干新國家標準5月1日起實施
從2008年5月1日起,我國首部餅干國家標準(GB/T20980-2007)正式實施,該標準對餅干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包裝、運輸及貯存等做了詳細的規定。
* 新國標給予餅干明確的定義:以小麥粉(可添加糯米粉、淀粉等)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脂及其它原料,經調粉(或調漿)、成形、烘烤等工藝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的食品。
* 新國際要求餅干產品外形完整,花紋清晰,不變形,無裂痕,而且還要求餅干表面無白粉,不應有過焦或過白現象。
* 餅干產品應在標簽中標明配料清單及各項營養指標,比如巧克力餅干必須在外包裝上標明巧克力的具體含量以及營養指標等。
* 餅干的外包裝字體必須統一,比如“巧克力夾心餅干”中“巧克力”和“夾心餅干”必須使用同一字號。
上海市定期監測西紅柿
日前,美國至少16個州爆發沙門氏菌疫情,將近150人染病。美疾病防控部門認為不潔西紅柿可能是“罪魁禍首”,并提醒消費者慎食。
上海市一直定期對包括西紅柿等蔬菜在內的各種食品進行污染物監測。在日常的食品污染物監測中,極少檢出包括沙門氏菌在內的致病菌。上海市藥監局顧振華處長解釋:“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與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區別。中國人一般不太會生吃蔬菜。即使蔬菜上殘留沙門氏菌,也是可以通過很好的清洗、消毒、烹飪去除污染的,因此市民不必過度恐慌。”
[相關鏈接]沙門氏菌是一種致病菌,食用了含有沙門氏菌的食品,輕則腸胃炎,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老人、小孩等體質較弱的人群更要慎食生食。但在80℃以上的高溫環境下,沙門氏菌十幾分鐘后便不能存活,因此將食物燒熟煮透后食用比較安全。
時令安全
隨著氣溫的升高,濕度增大,食品極易發生變質。所以夏季飲食更應注意食品衛生,嚴防食物中毒。
* 要盡量避免食用隔夜或存放一段時間后的家庭自制飲品及醬品。
* 一般夏季無冷藏條件的情況下,從制作到售出的成品存放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
* 鹵味不宜在冰箱久存,食用前要注意回燒或用微波爐加熱消毒。
* 夏季蔬菜病蟲害較多,清洗葉菜類、茄果類蔬菜時要注意用清水浸泡30分鐘,或流水沖洗,四季豆等蔬菜加工一定要煮透,否則會發生中毒。
* 不具備加工條件的經營者制作的熟食、涼菜很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夏天極易導致食物中毒,消費者務必選擇有加工資質的餐飲單位購買熟食、涼菜及肉制品。
* 多食湯食及清淡食品為最佳,最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適當配些瘦肉,盡量少食油炸、油膩食品,以防引起消化不良。
安全問答
1、 什么是苯并芘、雜環胺、丙烯酰胺?
危險指數:★★★★★
都屬于強致癌物,可以在體內積累,降低免疫功能,最終在身體各部位引起腫瘤。甚至能夠和細胞里的遺傳物質結合,導致基因突變。
毒素產生:這三種劇毒物一般都會同時出現,都在高溫烹調加工中產生。
污染食品:烤羊肉串、熏制食品、長時間煎炸食品、炸薯片、薯條等。
預防措施:不吃深度油炸食品,更不能吃燒糊的食品,而且盡量遠離燒烤攤的煙氣;多吃新鮮蔬菜,多吃粗糧;盡量選用蒸煮、急火快炒的方法烹調食物;炒菜之后,要刷干凈鍋再做第二道菜,因為沾在鍋底的一些油垢經過加熱之后,仍然會產生大量有毒物質。
2、 什么是有機磷農藥?
危險指數:★★★
有機磷農藥屬于神經毒劑,有中等毒性,但這類農藥容易分解,因此不會在身體內積累。
毒素產生:常作為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殺蟲劑或殺菌劑,占總農藥使用量的80%以上。
污染食品: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預防措施:盡量選擇無公害或綠色食品級蔬菜水果。若購買普通的果蔬,可以將水果去皮后食用,蔬菜應在加蔬果洗滌劑的水中浸泡幾分鐘,沖洗干凈。(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