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場現代化在轉制過程中,往往要面臨商場內部職工個人持股,本文著重探討內部職工個人持股的利弊、做法,以及適用范圍。
[關鍵詞] 內部職工 個人持股 壟斷腐敗
商場現代化就硬件方面來講,包括場地、設施、物流、商品等的現代化;就軟件方面來講,包括對外的如商品陳列,商品區劃、商品促銷、定價策略、營銷組合、進貨策略、商場公關……對內的如組織建設、用人策略、廉潔高效……而“商場內部職工個人持股”常常是商場轉制過程中的一個不得不面臨的新課題。
“商場內部職工個人持股”可以將商場與職工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成為“場贏職贏,場虧職虧”的利益攸關共同體,優點多多:職工會非常關心商場的大政方針,非常理會商場的收支情況,非常注意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根繩、一個袋,非常注目商場的優缺點,非常積極地建言獻策,非常在意商場領導的選賢任能,非常重視顧客的意見反潰,是商場利益留住職工,利益團結職工的重大舉措。無數案例證明,商場賺了錢,給職工多發獎金,遠不如給職工配股分紅更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感。例如,飛躍縫紉機廠賺了錢給職工配股,使企業上下一心,共謀利益,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商場內部職工個人持股的做法常見的有:
1.職工繳納股金分紅;繳納的股金自愿任購;對于贏利前景不是很明朗的商場比較適用。職工可以依據商場的盈利前景自我判斷,認購內股。
2.職工繳納股金分紅:繳納的股金實行派購;派購按職務、職稱行政認定;對于盈利前景很明朗或比較明朗的商場比較適用。持股的多多少少,有人均持股的,有職務職稱持股的。
3.職工繳納股金分紅,繳納股金自愿與派購相結合。比較而言,將人均持股與職務職稱持股組合成為按系數持股比較公平、公正、公允,一則照顧了“利益均沾”,再則照顧了職務不同,重要性不同,貢獻與風險不同的原則;當然系數的多少也應由商場職工大會討論決定。對盈利前景明朗的商場,系數不宜過大;過大了就會走向反面,挫傷職工積極性,甚至于走向腐敗。成都某大型珠寶商場的事例,就是最好的案例。
對于集體的,私有的商場,是否內部職工個人持股,是集體、私有商場的自我決策,就算這個商場、企業把持了、壟斷了某種資源,內部職工個人持不持股,是否獨資,是否股分,只不過是商場、企業自己的經營模式,他人是無權過問置喙的。
但是,對于壟斷行業,把持獨占某些資源、特權的國營企業、國家事業單位,盈利是必然的、巨大的:內部職工個人持股卻是很容易衍變成為巧取豪奪、分享民脂民膏的極好手段。壟斷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前些日子央企利潤統計,有12家企業利潤超過了100億,有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運輸、電力系統……他們員工的工資是全國平均工資的3~4倍;另外,某些單位還要加上如電力系統的“免費用電”,公交公司的“免費乘車”,電信系統的“免費電話”……有的壟斷企業還有名目繁多的“免費旅游”、“國外免費培訓(實則國外免費旅游)”、“免費購物(代金券)”、“節假日里免費慰問品”……一句話,把持資源,大賺了錢,就濫發錢物;濫發過多,招人眼目時就巧立名目,免費享受各種人間樂事。
其實,在這些引起腐敗項目中,最最腐敗的高招就是“內部職工個人持股”。渲染起來,乍看起來,美其名曰是企業轉制。實則是壟斷企業的眾馬分肥,放肆分肥。
筆者曾到一發電廠講課,在這個廠里,每年都要賺上億元的利潤,濫發錢物、免費享受,難免要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制約。于是“內部職工個人持股”這個“金點子”就堂而皇之、名正言順地出籠了,它簡直就是阿里巴巴大盜的密語密匙“芝麻開門”。在這個只賺不虧的國營壟斷企業,“內部職工個人持股”有兩種“分臟”含義。
一是職工繳納股金(實則分臟基金)。不管普工、科長、處長、副書記、書記、副廠長、廠長通通都是1萬元。年終以此分肥,貌似公平合理;
二是職工還要交納“風險基金”,如普工1萬,科長3萬,處長5萬,副書記,副廠長8萬,書記10萬,廠長20萬,這個分肥額度是“欽定的”,年終風險基金視如股金一道納入分享企業利潤。
具有極大諷刺意義的是,這個壟斷的、把持的,全市只有一家的,舍我其誰的電廠,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風險,即使阿斗做廠長,利潤也會滾滾而來的企業,竟然還有風險,真不知天下還有此等羞恥事。這個“內部職工個人持股”對外部蕓蕓眾生不公平,對內部職工不公平,但它卻有“職工投資入股,取得的投資收益是受法律保護”的法律支持。干嘛,我們就不能去入股?干嘛,我們持股1萬,你就持股20萬。
這個金點子的怪胎,目前大有群眾起效疣之勢,某大醫院也有風險股金,內部股金;某大學后勤也有內部持股,某燃氣公司也有內部持股。這種有死老虎可打的企業、壟斷企業、國營企業,實在是腐敗的淵藪,是所謂“社會精英團體”瓜分天下糧倉的極為偽善的卑劣行徑。筆者這篇文章,未必就有“葡萄是酸的”之謂。
解決這一課題、難題的方法自然就是公平,公開上市發行股票。
有的商場內部職工個人持股只針對內部職工,臨時聘用的不在此列。顯然,當商場盈利分紅時,這部分聘用的職工只好望“紅”興嘆,不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有的商場對臨時聘用的職工按系數,時限認股分紅,是比較公平的,自然有利于調動其積極性。
“內部職工個人持投”是一把雙刃劍,要因地制宜,辨證施用,使商場不斷邁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