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觀賞石的收藏已成為一種時尚。返璞歸真,崇尚自然,融科學性與藝術性于一體,這是觀賞石的魅力所在。國際市場自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形成大規模的觀賞石貿易,我國近年來掀起了“觀賞石熱”,各地觀賞石協會、經營商店、藏石市場紛紛應運而生,四處收集、購買觀賞石的人數日益上升。
觀賞石也稱“奇石”、“雅石”,日本稱之為水石,韓國稱之為壽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頭。包括奇特的化石,礦物晶體和巖石等,大致可以分為:造型石、紋理石、礦物晶體石、硅化石、戈壁石、生物化石、事件石、紀念石、文房石、天然國畫石等。它們往往具有千姿百態的造型、姹紫嫣紅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花紋,不但能美化居室,裝點環境,還能怡情養性,陶冶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賞石清心,賞石怡人……”賞石文化的源頭在中國,它始于漢代,盛行于唐宋,主要在上層社會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中流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異彩紛呈的觀賞石紛紛走進尋常百姓家。千百年來,國人愛石形成了悠久的賞石文化。
奇人奇石
我們把觀賞石稱為“發現的藝術”,因為奇石絕無雷同,一石一貌,一石一感,一石一世界,觀賞石見仁見智,石頭的審美要靠自己的思維來完成。要買到好石頭需要機遇,但更要靠自己的文化內涵、審美水準、藝術修養、心靈感悟?,F在收藏觀賞石的人有很多,但是覓得一塊上品之石也決非易事。
來自中國收藏家協會的福建人陳如林就是一位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石頭之美、欣賞石頭之美的人。他的家鄉在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沙建鎮寶山村,那里盛產中國十大名石之一——華安玉,就是鼎鼎有名的九龍璧。他自小就愛石,家里的房子和庭院都堆滿了華安奇石,這些石頭姿態萬千,流光溢彩。陳如林進入觀賞石收藏界以后,逐漸發現除了家鄉的華安玉石之外,還有更多值得投資和收藏的玉石種類,目前他的主要收藏就是戈壁瑪瑙石。
戈壁瑪瑙石又叫風凌石,主產于內蒙古等地,是八千萬至一億年前火山爆發噴射出的巖漿冷卻而成,經過長期的地質變遷、日曬風蝕等自然作用,留下最堅硬的且富于韌性的硅質部分,形成各種獨特的造型。戈壁瑪瑙石質地堅硬,造型生動、圖案美麗、色彩斑讕。這類風成石極為罕見,可以說是唯我獨秀,價值不菲。
說他是奇人,不僅是因為他對石頭的熱愛和獨特的欣賞視角,也是因為他把觀賞石的收藏之路從大山中走出,走到了北京城,在這座文化悠久、品味厚重的城市中揚了美名,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晚報,廣播電臺等各類媒體都競相專題報道他的奇石珍品。
說他收藏的是奇石,不僅僅因為石頭的造型有趣,更是因為這些石頭的升值潛力巨大。據陳如林介紹,以前買進這些石頭的價錢是很便宜的,最貴的也就是幾千塊錢。但是只要有一雙慧眼,賦予石頭豐富的內涵和寓意,其中蘊含的藝術價值就會使石頭的價格向上翻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一些好的收藏已經達到了無價的程度。自己對石頭的愛好成為了職業,更重要的是還能為自己帶來財富,這一點讓陳如林非常欣慰和高興。
陳如林目前在北京已經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名為“深山奇石館”。工作室在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的大鐘寺,規模不小的房間里,擺滿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石頭。形狀各異的玉石,天然紋理縱橫相交,顏色自然搭配,圖象變化萬千。石上花紋各具特色,有云蒸霞蔚,有流水人家,深深淺淺,層巒疊嶂;精致的玉石盆景擺放在小小的櫥窗中,柔黃色的光影里,有著別樣的情調;巧奪天工的“文字石”凸顯收藏者醇厚的文化積淀和素養。
陳如林說,“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但我這里的玉石偏偏與眾不同,它們本身就氣質不凡,無須雕琢,便是渾然天成的藝術品。”我們有幸看到了陳如林視如珍寶的幾件精品,可真是大飽了眼福。
精品薈萃
奇石收藏講究”質、色、形、紋、聲、神韻、意境、配座、命名”九要素:觀賞奇石要講究瘦、漏、透、皺、清、丑、頑、拙、奇、秀、險、幽。這要是不知道賞石的學問,那可就辜負了收藏者的一片真心啊!
陳如林小心翼翼的拿出錦盒,打開來是用黃色綢布包裹著的“寶貝們”。每一件作品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特色形態的奇石和雕刻精美的配座。陳師傅說,這石頭本身的造型特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了配座的襯托,才是錦上添花,這石頭才成為一個整體的形態。奇石的座使奇石的自然美與人工的藝術美完美結合,不僅能協調色彩,平衡重心,更能夠托立主體,烘襯主題,使石頭變得更加完美和具有觀賞,收藏的價值。
下面出場的這些戈壁瑪瑙石,形狀奇特,造型變幻,顏色非常潤朗,都顯示出風成石的特性來,所有的元素都恰到好處。經陳如林一介紹,每一塊石頭都好像有了生命一樣,呈現在我們面前。
“美猴王”歪著腦袋,一手托著腮幫子,一手捧著水蜜桃,俏皮的模樣活靈活現。
“豬八戒”那圓滾滾、肥嘟嘟的大耳朵,頭頂戴著僧帽,挺著肚子,身穿長長的僧袍,手中握著威力非凡的大耙子,憨厚可愛的神態呼之欲出。
“將軍”沒有夸飾,高盔武裝。深陷的眼窩,挺拔的鼻子,嚴肅中透出剛毅,雄姿英發,鐵甲綸巾,戎馬一生的將領才會有如此的冷峻氣質。
“賬房先生”一出場,便是一陣轟動。他正在認真稱量,小氈帽,圓眼鏡,微微翹起的嘴角,無不顯示出他的精明與謹慎。
“獅子繡球”也是引來一片驚呼。獅子特有的卷卷毛發,炯炯有神的眼睛,高傲的揚起頭,腳下一只繡球,可愛的小獅子在快樂的玩耍。紅木的雕刻使它成為了一只擁有精美花紋的“漂亮小伙”。
最后隆重登場的是一位老者,他的名字叫“滄?!?。他是一個平常的人,擁有一顆平常的心,做過許多平常的事,演繹著百姓坎坷的人生。他臉上布滿了歲月滄桑,盡顯深沉和凝重。
這些造型奇特的石頭如果放在一堆石頭中,您肯定看不出它的韻味來。但是經過“藝術家”陳如林的再加工,精美的石頭便有了存在的價值。多元的奇石多元觀,賞石審美無止境,陳如林的一番藝術創意,精心包裝,使石頭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石頭無言,卻傳遞著人生百態。歲月的沉淀和自然的洗刷,造就了如此巧奪天工的尤物。這樣的石頭,是大自然贈予人們的禮物,發現它并且賦予它生命,正是陳如林們追求藝術創作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