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專家:周正,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特約專家,《人物新周刊》專訪人物,主持鳳凰網《周正心理時間》、湖南衛視“周正親子智慧”,因其觀點鮮明、尖銳、務實而被譽為新銳實證心理學家。
網友小白:我特別乖,從小就很聽父母老師的話,但是,最近卻總想做些出格的事。有一次在超市里,我甚至冒出個可怕的念頭:不如偷點兒東西吧。我自己都被嚇倒了,很怕哪天真的做出匪夷所思的舉動。
周正:
首先要告訴你:不用害怕,因為你這種念頭不是個案,而是普遍。事實上,最近媒體也報道了幾起“白領偷盜,只為尋求刺激”的案子,心理原因類似。
生活過于平靜,因此想從“出格的事”中尋找刺激,這是一種補償心理。比如,很多人鐘情于恐怖片、警匪片,很多夫妻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出軌離異……這些都跟你突然冒出的行竊念頭一樣。事實上,人類從遠古開始,為了應對危機四伏的生活,身體里就有潛藏的應急機制。現在,我們不需要擔心自然的敵人了,但這種應急機制仍在,它會時不時地跳出來,提醒我們:該變化了!
另外,從能量的角度來看,一成不變的生活導致能量積壓,于是,我們就要想別的辦法來宣泄它。破壞性的行為肯定是首選,因為它違反了社會規則,能給你帶來其他事情所無法給予的快感。但是,可以采用一些后果較輕的破壞行為,比如剪爛自己的名牌衣服。當然還有更好的方式:在工作中挑戰高難度,宣泄掉過剩的能量。
讀者愛慧慧:我今年27歲,傳說中的單身剩女。我很享受一個人的狀態,但大家都說單身太久容易出心理問題,是這樣嗎?
網友慢慢地走:我已經30多歲了,還沒嫁出去,怎么辦?
周正:
無論是急著出嫁,還是享受單身,本質上都是自我否定的心態。有些不自信,容貌,性格,或者其他,只不過前者表現外顯,后者隱藏得更深罷了。
我堅決反對剩男剩女,因為這會影響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我缺乏魅力”、“我的存在沒有價值”等感覺。事實上,我們如今應該提倡“適婚適育”,即在恰當的年齡(23、24歲)結婚生子,過早或過晚都不好。
還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那就是學習如何做個有魅力的女人,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如何與愛人相處,做個好妻子、好丈夫。我們缺乏這種性別差異教育,我們用了近20年的時間學習數理化,卻沒有拿出一天時間學習如何做個好女人、好男人。這一點是很可悲的,因為這些往往比微積分對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所以,當務之急不是享受單身,也不是急著結婚,而是補上這一課,從中國傳統文化、卡耐基的書,以及一些心理雜志、網站上,學習一些知識,讓自己變得更有魅力,更值得人愛,也更懂得如何去愛人。
圖/離行 編輯/張鳴 minni19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