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圓滿的過程。哪怕是最無知、最貧窮的人,他也擁有一個完整的生活:他從母體離開,意味著他生命的開始;他停止呼吸,意味著生命的結束。
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天使。對此我深以為然。
但就算是天使,也并非就因此而一帆風順。那些比較會安排自己的天使,他們的生活會有意義、有趣味得多。
是什么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是什么讓有些人哀嘆他們的生活是如此乏味無聊?
影響人們對自己生活評價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自我的肯定,對自己生活完成感的肯定。
當我們的祖先,那些喜歡在巖洞的墻壁上畫畫的祖先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時候,他們的生活是簡單、短暫的。而且我想,他們的生活也是快樂的。因為每天的生活是如此簡單,以至于他們每天都沉浸在完成任務的快樂中:捕獵、燒烤、繁衍后代。
但是我們的生活就復雜很多。一個成熟的現代人,要懂法律,要會英語。如果沒有電子信箱和QQ靚號,他們甚至恥于同別人打招呼。這越來越多的新科技,外人對我們越來越多的新期望,以及我們每天遇到的新刺激,都讓生活變得千頭萬緒。
千頭萬緒的結果呢?就是我們原本完整的生活,被割裂成一個一個的小塊。2%的心,要用來裝英語考試;3%的心,要用來談女朋友;4%的心,要去給同學買生日禮物……這些都會沖淡我們生活原有的味道。尤其是,當每件事情都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人會感到特別的無力與沮喪。這時每件事都會像一座大山那樣壓在頭上。
尋找完成感的意義正在于此。那些事業或是生活上的不完整,其實并不會自行消失。老實說,很多人,當他們用種種移動道具,讓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騷擾到他時,其實正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永遠“不完整”的危險境地當中。
他們不知道“完成”的好處。“完成”一件事,意味著人多多少少還是要花點兒力氣,然后當你在目所能即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力氣轉化成結果,這或多或少都能讓人振奮一下。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你已經被打散的生活統和一下,然后切成一個一個的小塊。每完成一小塊,都從中得到些完成感。
你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1.歸類你的生活,把那些最難做的事,分成幾個片段。每完成一個片段,就自我贊賞一下。
2.如果可能,盡可能預先準備一下可能遇到的問題。隨機應變是一種美德,也會帶給人成就感。但它帶來的只是你對自己隨機能力的肯定。如果可以預先準備構想可能會遇到的麻煩,并且做出應急方案,你所得到的就是上條所述的那種“片段式”的自我欣賞。這種刺激比猝不及防時得到的要大得多。
3.如果可能,讓別人也充滿這種“完成感”。人總是在關系中得到快樂,我們的快樂,至少有一半是其他人給予的。如果你的工作或是關系,需要其他人的參與,那么你不妨和他建立個溝通,讓他覺得自己身處你的關系中,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圓滿的成就感。
4.當你面臨一大堆繁重的工作時(通常這對現代人來說意味著“我很重要”),記得從小事做起,先完成兩三件最容易的。它們帶給你的成就感,會讓你充滿活力地去處理剩下的事。
5.學會克制。對某些事(比如喝酒),規定個限量,告訴自己:這件事做到某種程度就可以停了。到時候,盡管自己很不愿意停下來,但仍然要在腦海里把它歸為“已處理完畢事項”。
6.如果可能,每次只處理一件事。雖然各種事情齊頭并進,最后收獲時,會感到一種額外的滿足——“看,我的收獲真多”,但實際上,你要為這種滿足額外付出太多的心理能量。如果可能,每次把你要處理的事控制在一件。那些一定要和別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事,也要特別加以注明,然后找個單獨的時間去完成。
7.把事情分成90%和10%。實際上,大多數的事情,只要做到90%就可以了。如果要盡善盡美,剩下的10%所要用的力氣,有可能和之前你所用力氣的總和差不多。所以,做到90%的時候,你就可以告訴自己“暫告一段落”,然后安心享受它帶來的成就感。就算一定要做到完美,你也可以停一會兒再做,從而享受兩次成就感。
看了這些,你還會讓自己陷在“日理萬機”的假象當中嗎?學會放松,學會享受生活和工作帶來的樂趣,會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記住,就算每個人都是天使,也有天使是鼻子先落地的。
圖/魏克 編輯/常信
henker@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