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著重從虛假會計信息的法律責任難于確立、對訴訟效率的追求、審計功能的弱化、市場經濟發展和法制化教育的普及四個方面闡述了法務會計產生的必然性。
[關鍵詞] 法務會計 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案件越來越復雜,而經濟案件大都與會計有關,這就需要既懂法律又懂會計的專家為之服務,從而法務會計應運而生。
一、虛假會計信息的法律責任難于確立需要法務會計
近年來,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一直困擾著會計界,由此引發的訴訟案件越演越烈,我國正面臨著虛假會計信息的訴訟高潮,由此引發的法律問題已經越來越引起人民的重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在對虛假會計信息的審查過程中,由于涉及到復雜的會計專業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法官的相關專業能力,使案件很可能束之高閣而不能及時處理,而關鍵的問題就是對虛假會計信息損失的計量及法律責任的劃分及確立比較困難。關于會計信息判斷標準,盡管在《證券法》、《公司法》以及相關的法規中,已經規定了出具虛假會計信息的有關人員要承擔法律責任,但是關于如何認定虛假會計信息,往往規定得過于原則與抽象,另外即使法律上已認定會計信息失真,但如何來界定法務會計風險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也是一個問題,這就需要法務會計來進行界定。
二、對訴訟效率的追求需要法務會計
從一種也算比較合理的角度來看,會計專家懂會計,法律專家懂法律,因此在訴訟案件中,將會計問題交給會計專家解決,將法律問題交給法律專家解決,會計專家遇到不懂的法律問題可以咨詢法律專家,法律專家遇到不懂的會計問題時可以咨詢會計專家,一次不成可往返多次,按說也應當能把案件處理好。但現代社會是一個比以往時代更多地強調效率的社會,因此在訴訟上當然也是如此。所謂訴訟效率,通俗來講是指用更低的成本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訴訟。在訴訟上,效率是訴訟的價值目標之一。因此毫無疑問,訴訟也要講效率,因而前述要聘請不同的專家并由其互相協商多次來處理案件的做法顯然不能說是有效率的。所以如果能由法務會計專家來支持訴訟,集于一身來處理訴訟案件中的會計問題和法律問題:不但能理清訴訟案件中復雜的財務問題及算清可能的損害,發現可能的虛假信息或被偽造的財務憑證,而且能從法律的角度來判斷哪些財務憑證可作為訴訟證據來使用,可能的損害后果與有關行為之間是否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還能用通俗的語言向法官和當事人等進行說明,則這顯然會有助于提高訴訟效率。因此,人們對訴訟效率的追求,也需要法務會計
三、市場經濟發展和法制化教育的普及需要法務會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法制化教育的廣泛普及,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逐步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我國的法制、法規也正走向規范化、成熟化。因而企事業單位和公眾日益注重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利益沖突和糾紛。而一旦企事業單位、公眾等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公安人員和司法人員就要介入調查,而公安人員和司法人員在處理各種與財務會計相關的案件時,由于司法機關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對這些案件進行詳細透徹的調查,也由于專業知識的限制,公安人員和司法人員對企業管理、經營運作缺乏一定的認識,對會計,以及企業運作都不熟悉,這就給他們破案并獲取的財務證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就需要懂會計的法務會計專家幫助他們調查、收集和固定財務會計資料證據。當案件訴諸法院后。因此就需要既精通法律又精通會計的法務會計專家幫助律師解決在案件中碰到的財務方面的問題。
四、審計功能的弱化需要法務會計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是依照現行的審計準則對前期財務報告的公允性、合法性及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貫性表示意見,而由于現代造假舞弊技術水平的高超,從而使審計的鑒證職能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但由于審計測試和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冊會計師即便完全根據獨立審計準則進行審計,也不可能將所有錯誤與舞弊揭示出來,只能合理確信會計報表不存在重大錯誤與舞弊罷了。投資者有可能因報表使用者以報表未達到期望值為由控告注冊會計師。或者有可能因企業本身經營問題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也會控告注冊會計師。由于國際司法界普遍流行“深口袋理論”,即在一些民事訴訟判決中,出于平衡社會機制的做法,司法部門往往將一些責任傾向于有民事賠償能力的一方,而不管其是否在民事糾紛中是否有過失。因為這樣做比較容易結案,但又不妨礙社會的正常運行。會計師事務所由于其經營特點,一般都有民事賠償能力。因此也就成了上述深口袋理論”的犧牲者。由于注冊會計師在多數民事糾紛的司法審理中屢打屢敗,變相地慫恿了律師們在利益的驅使下,建議原告追加注冊會計師為被告,以求迅速結案。在這種情況下也促進了法務會計師的產生以維護注冊會計師的利益。
綜上所述,虛假會計信息的法律責任難于確立、對訴訟效率的追求、審計功能的弱化、市場經濟發展和法制化教育的普及等必將促使法務會計的產生,并且將蓬勃發展,從而成為21世紀最熱門的行業。
參考文獻:
[1]董楠:建立我國法務會計業務體系構想.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58~61
[2]徐俏:法務會計在虛假陳述民事訴訟中的應用.財會研究,2006,(8):40~41
[3]呂彭:加強我國法務會計建設的幾點思考.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