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運用中國1979-2006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從中國金融變革路徑的角度,分析了經濟增長和銀行集中度的關系,考慮到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軌跡,用非國有銀行的信貸余額占整個信貸余額的份額作為銀行競爭的指標。利用協整和因果關系分析得出:非國有銀行信貸余額的份額和經濟增長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其信貸余額的增加能夠促進經濟增長;非國有銀行信貸余額比例的增加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原因,而反之則不是。說明了由政府主導而不是由市場誘發的中國高度集中的銀行體制改革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在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大發展階段。考慮到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及沿海產業轉移的背景,本文提出中西部地區應該發展中小銀行,而東部地區應該適當加大銀行的集中度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銀行競爭;經濟增長;協整分析:因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9)04—0004—05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