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省政府歷來重視人口計生工作,十分關心計生協的成長與發展。近兩年來,在有關領導的帶領下,在省人口計生委的有力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全省計生協在組織發展、能力建設、群眾自治、服務拓展和生育關懷等方面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受到了中國計生協的充分肯定和好評。在中國計生協六屆四次理事會上,河南不但作了典型發言,而且在姜春云、李斌、潘貴玉等領導同志的講話中6次表揚了河南。這說明我們的工作不但富有成效,而且富有影響。我們要繼續保持這種強勁的發展勢頭,珍惜發展好當前這種來之不易的局面,努力為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作出新的貢獻。
結合多年調查研究和了解掌握的情況,我認為目前計生協工作存在如下幾個薄弱環節:一是一些地方思想不夠解放,工作缺乏新意和活力;二是鄉鎮協會力量薄弱,有些地方不能獨立開展工作;三是理論研究和理論創新不夠,工作方法還不科學,機制還不完善;四是組織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個別地方沒編制,部分地方沒“參公”,多數地方混崗串崗現象嚴重。針對上述問題,談幾點建議:
一、開展計生協工作必須樹立“三種意識”
一是大局意識。計生協只有自覺把本職工作與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緊密聯系起來,才能發揮作用,才能有所建樹。二是主體意識。中央《決定》對計生協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界定,中組部、人事部〔2006〕28號和中編辦〔2008〕58號文件,解決了計生協的“參公入序”和職責定位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計生協的自身建設和干部隊伍的職業化建設,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三是參與意識。在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中,計生協的參與活動要堅持“三個定位”,即在人口計生工作中的參與定位、在基層計劃生育群眾自治中的主角定位和黨政所急、群眾所需、協會所能的工作定位。
二、開展計生協工作必須理順“三個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有為與有位的關系。各級計生協要破除“無所作為”的消極思想,立足本職、找準位置、發揮優勢、負重奮進,增強責任心,變被動為主動,著力推進計生協工作大提高、大發展。二是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推動理論發展。首先要注重實踐,加強調查研究,總結基層豐富鮮活的實踐經驗,上升為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性認識。三是正確處理行政部門與群眾團體的關系。人口計生委是主管人口計生工作的政府部門,計生協是協助政府、動員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群眾團體,兩者目標一致,共榮共贏。
三、開展計生協工作必須發揮“三大優勢”
一是網絡優勢。可以說,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計生協網絡;凡是有育齡群眾的地方,就有計生協活動。我們要善于利用這個優勢,把會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帶動起來,把活動開展起來,把作用發揮出來。二是人才優勢。會員隊伍中,既有有威望、有經驗的“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老職工、老長輩),又有致富路上的帶頭人、興辦產業的開路人、專業特長的技術人、見多識廣的文化人、關心公益的熱心人。他們是值得依靠、值得借重的有生力量。三是知情優勢。會員置身于群眾之中,與群眾同吃一井水,同耕一塊田,最了解群眾想什么、需要什么,最了解社情民意、村史家情,知道哪把鑰匙開哪把鎖。發揮好這種優勢,計生協就能在調解鄰里糾紛、化解基層矛盾、構建和諧社區、推進計劃生育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出其他組織不能替代、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開展計生協工作必須落實“三項服務”
一是為人口計生中心工作服務。各級計生協和廣大會員要按照黨委、政府賦予的職責,積極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宣傳貫徹人口計生法律法規,帶頭實行計劃生育,倡導少生優生快富,反映群眾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推動人口計生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二是為廣大育齡人群服務。計生協要按照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原則,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為育齡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三是為計劃生育家庭服務。希望各級計生協充分發揮群眾團體的優勢,發掘整合社會資源,增強服務群眾的物質技術力量,拓展服務,開展生育關懷行動,為計劃生育困難家庭提供救助幫扶、人文關懷和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