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條河流,塵緣就是渡口,心境就是渡河之舟。要想生命兩岸之花常開,自己須是個好舵手。
我們的生命中有一朵蓮花,它在淡泊寧靜的土壤里生根,在甘飴寂寞的情懷里發(fā)芽,在不惹塵埃的明鏡臺上開花。不要因為自己的心頭尚有塵埃而羞愧,紅塵滾滾,撲面而來的花花世界,除了佛,誰能沒有一絲欲念?不必對珠璣羅綺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認(rèn)為非要布衣芒鞋,歸隱山林才能讓自己心氣平和,這恰恰只能證明內(nèi)心的脆弱。當(dāng)我們還需要在生活環(huán)境中為物欲設(shè)一道防線時,那也只能說明自己的心性定力還不足以應(yīng)對紛繁的世事。更不要自詡心如止水,結(jié)果還是為情愁所困,實在令人尷尬。蘇軾尚有“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公案,何況眾人!因此,還是做一個踏實的農(nóng)夫吧,傾心體會耕耘的快樂!
我們的生命中有一朵曇花,瞬間綻放,能夠讓生命擲地有聲,純粹透明。雖然三千太學(xué)生匍匐叩拜,涕泗縱橫,依然沒有留住恩師的腳步,而《廣陵散》的悠韻古風(fēng)永遠(yuǎn)回蕩在魏晉星空下的那片竹林里……亙古絕唱猶如曇花乍現(xiàn)般絢爛,那一刻抵過一生。生命散發(fā)的馨香和它的長短無關(guān)。南唐后主,千古詞帝是后世的加封不是你真實的面容,你就是李重光,面對“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你全憑著赤子的一腔摯誠,毫不掩飾對故國山河的思戀和專屬個人的巨大失落。太宗皇帝實在無法忍受一個階下囚終日在他的耳畔苦吟風(fēng)月,于是陰謀“屠殺”了一個已不具實際威脅的亡國之君,卻苦于抹殺不了李重光詞壇上的千秋偉業(yè)。這是兩個君王在不同層面的對決!41歲的人生芳華,如林花般匆匆,斯人已去,上苑的街市不再喧嘩,可分明看到李后主的身影還鮮活地佇立在故國東風(fēng)輕撫下的小樓里,對著春花秋月作永恒的思索……
我們的生命中有一枝柳綿,從東坡落寞的心境里飄過,為什么多情總被無情惱?這是個不錯的哲學(xué)命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其實生活在塵世里,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只有洞明事理物性,人才會圓融練達(dá)。我們每一天都要與不同的人和事不期而遇,保持一個本真的心態(tài)就很重要。不憂不喜,不蔓不枝是一種本真;大喜大悲,縱情肆意也是一種本真,只要不矯情不造作就好。“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以從容的步態(tài)漫觀人生,無憂、無懼、無惑。
花開生命的兩岸,做自己適合的那一朵。生命的河流需要有激情涌動才不會讓兩岸的風(fēng)景黯然失色,需要用恒心灌溉才不會讓人生的歷程流于平庸。
(編輯 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