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是一朵綻放著禪悟之美的花朵;每一聲發自肺腑的爽朗笑聲,都是一陣撫慰生命的浩蕩春風。
一、笑靨無價
前不久,在美國有一位律師替一個臉部被嚴重燒傷的女孩打官司時,向被告方索要了巨額賠款,法官問其理由,律師說:“你們看她是否還會笑。”法官讓女孩轉過臉來,發現女孩的臉已無法擠出笑靨了。律師說:“失去了笑靨,她心靈里的花朵從此再也無法綻放,這對一個女孩來說,還有比這更殘酷的傷害嗎?”法官聽后,當即同意索賠要求。是啊,笑靨無價,對于這個女孩的損失,無論多么巨額的賠款都沒法得以彌補啊!
在英國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居住在某個小鎮上的人們彼此之間都非常的冷漠,每個人的臉上都凝結著一種無可挑剔的莊嚴和肅穆。鎮上的一個很孤僻但卻很富有的老婦人死了,大家都很關心她的遺產會由誰來繼承。然而,遺囑打開之后卻讓人們目瞪口呆,原來她指定的繼承人竟是一個叫約翰森的窮孩子。理由就是:在這個小鎮上,只有約翰森常常對她親切地微笑,這微笑像一道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她的心靈,給她帶來了無比的快樂,而這快樂并非她的家產所能換得的。
笑靨雖然是綻放在自己的臉上,但卻是別人心中的最美。這就是上蒼為什么要在孩子尚沒有學會說話之前就讓他先學會笑,人類尚沒有語言之前就已先有了笑聲的奧秘。
二、會心的微笑
會心的微笑,總是閃現著某種智慧的靈光。
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最著名的一次微笑是發生在佛祖和迦葉之間。有一天,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聚眾說法,大梵天王為佛祖獻上一朵金色波羅花,佛祖接花后什么也沒有說,只是拈花給眾人觀看。大家都不解其中的奧秘,唯有迦葉破顏微笑。佛祖知他已領悟,便對眾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迦葉。”
世界上最著名的微笑,是蒙娜麗莎的微笑。自從400多年前,這個佛羅侖薩的美婦人的微笑在達#8226;芬奇的畫筆下誕生以來,就一直吸引著世人的眼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人從她的微笑里看到了神秘,有人看到了希望,有人看到了智慧,有人看到了永恒,有人看到了女性無法抗拒的魅力。總之,這平靜中燃燒著激情、安詳中又透著期待的微笑,曾經征服過多少人的心靈啊!特別是曾經叱咤風云的拿破侖,更是對蒙娜麗莎的微笑如醉如癡,并認為這微笑,盡顯了人類的風度和內涵,應該是對孩子進行家教的必修課。因此,他特地讓畫師臨摹了《蒙娜麗莎》,掛在自家的育兒室里,讓他的兒女們每天對著蒙娜麗莎式的微笑學習半個小時。
有一個叫伯庫居的禪宗大師,人們總是看到他的臉上掛著盈盈的笑意。有一天,他的一些信徒問道:“為什么師父總是在微笑啊?”大師笑著說:“因為我發現世上的一切都是完美無缺、賞心悅目的啊!”這時,一個男人—— 一個很老的駝子走到他的面前說:“那我呢?我是個駝子,你看到我這樣子還能笑出來嗎?”伯庫居親切地握住了他的手由衷地贊道:“在我的一生中,我還沒有見過像你這樣一個完美的駝子啊!”此話一出口,連駝子本人都忍不住地笑了。
心里的智慧與臉上的微笑,往往是相互印證著彼此的存在。
三、爽心的大笑
18世紀中葉,英國有一位紅衣主教患了可怕的膿腫病,無論多么高明的醫生都感到無能為力,絕望的主教大人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也就拒絕了醫生們的努力,只等著上天召喚他那一刻的到來。就在這時,主教養的一只猴子,竟然學起了主人的穿戴,把主教的紅色方帽頂到頭上,把主教的衣服穿在身上,玩耍起來,看到猴子的滑稽樣子,紅衣主教竟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誰知這陣大笑之后,主教頓感氣暢心爽,不覺之間,體內的元氣大振,膿腫的毒氣驟泄。從此以后,仆人便時常以猴子來娛悅主人,紅衣主教的膿腫病竟然在笑聲中一天天地消逝了。
關于布袋和尚的傳說,可以說把大笑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布袋和尚是中國五代時期的一個僧人,他出外到鄉村化緣,從不說話,只要村民們聽到了“哈哈”的笑聲,就知道他來了,整個村莊便會像過節似的快樂,每個人都大笑著跟在他的后邊,從一家走到另一家。他雖然不說話,但他的笑聲卻能把最抑郁的心靈逗樂。凡是他走過的地方,笑聲便會在那里久久地回蕩。若是他有一段時間沒有來,人們便會相互詢問:“布袋和尚為什么這么久還沒來啊?”一個從不說話的化緣和尚,為什么能讓人們如此的懷想他啊?就是因為他用爽心的笑聲安撫了人們在塵世中苦苦掙扎的靈魂啊!他的笑聲,成了人們心靈深處的期待和渴望。他死后,人們依然忘不了他,便根據他生前的形像為他塑像,這便有了后來的笑意盈盈、笑口常開的彌勒佛。
爽心的大笑,神奇的大笑,痛快淋漓的大笑,只要這樣的大笑一脫口,你的靈魂便能掙脫憂郁和邪魔的束縛而自由翱翔于這笑聲中。
(編輯 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