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八年級地理(下冊)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中的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舉例說明交通運輸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能夠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感受交通發展對于經濟建設、人們生活等方面的積極意義,認識到我國交通運輸的逐步完善,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學方法]
談話法、讀圖分析法、練習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地圖冊。
[教學設想]
通過實例和材料及親身體會等,讓學生認識到交通運輸的重要作用。通過讀圖分析、幻燈片投影、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形成鐵路干線網絡,結合學生親身體驗,熟悉全國鐵路交通運輸線及本地區的交通干線。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師:毛澤東老人家說過,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樣,生活中我們也離不開衣食住行,請同學們說說“行”是什么意思?
生:行走、步行、走路、交通、交通運輸等。
師:“行”小了說是走路,大了說是交通,這節課我們就共同研究有關交通運輸的問題。
板書課題:交通運輸
師:你們能描述出交通運輸的定義嗎?
生:略。
總結:交通運輸就是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
師:交通和運輸是一回事嗎?請看大屏幕,講講廣義和狹義的交通定義。交通業——包括運輸和郵電,有時“交通”和“運輸”兩詞是混用的,一般人們稱之為“交通運輸”。
師:根據你的經驗和認識,談一談交通運輸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從衣食住和行的關系談起)。
生:略。
小結:生活離不開交通運輸。
師:生活離不開交通運輸,那生產和交通運輸有沒有關系呢?出示幻燈片“三鞭子”并介紹:這是趙本山老師在小品“三鞭子”里表演的片段,這段話說明了什么問題?讓學生總結出交通運輸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要(運進生產資料,運出農產品)。
師:交通運輸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要,那工業發展能不能離開交通運輸呢?我市(縣)的工業發展能不能離開交通運輸呢?讓學生例舉本地工業加以說明。
小結:工業發展同樣也離不開交通運輸。
師:(用大屏幕總結)交通運輸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對地區經濟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人們把交通運輸形象地比喻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板書一: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過渡: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但修路要有一定過程,逐步發展、逐步完善,下面大家看兩組圖片(幻燈片),分析我國鐵路的變化情況。
師:我國不僅鐵路線有這樣的變化,公路線、航海線、航空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形成了比較完善、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
板書二: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
師:現在我國的交通運輸網是怎么樣的?分布上有什么特點?(用大屏幕展示“我國的交通運輸網”,提出問題)我國的交通運輸網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這么分布?
生:特點是東部稠密,西部稀疏。原因是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地形特點——東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和山地;人口分布——東南多西北少。
師:(展示投影圖片——我國地形分布圖和人口分布圖,進一步證明我國交通運輸網分布的原因)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西部地區的交通運輸面貌將發生重大變化,可以把西部的資源和能源源源不斷地運往東部,如西電東送和西氣東輸等。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在整個交通運輸網中它是骨架。下面我們就重點研究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請看大屏幕“我國鐵路干線分布圖”(只講鐵路線名稱(命名)、起止點,然后和學生一起總結出“三橫五縱”的分布格局)。
師:那我市(縣)的交通運輸線又是什么樣的呢?
生:略。
師:(展示大屏幕松原市主要交通干線,師生一起說出經過我市的主要公路線和鐵路線)公路線有國道102、國道203、國道302和省道105、省道301等。鐵路線有京哈線、通讓線、濱洲線、平齊線和長白線等。
分組練習鞏固
(1)我市(縣)生產的糧食比較多,為了解決糧食銷售,請大家把我市(縣)糧食(東北大米)從我市(縣)火車站銷往全國各地,請大家分組設計糧食遠銷祖國各地時需經過的鐵路及主要城市。
(2)4~6人一組,選組長、解說員,其他成員監督提醒(在活動前,教師安排運輸路線)。
第一組——運往北京。
第二組——運往上海。
第三組——運往廣州。
第四組——運往九龍。
第五組——運往昆明。
第六組——運往蘭州。
第七組——運往烏魯木齊。
第八組——運往拉薩。
生:學生活動(略)
師: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和“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通過學習,大家一定有收獲、有感想,下面請用最簡短的話說說你的收獲和感想。
生:略。
師:(拓展延伸)旅游業是一種新興的產業,被稱為“無煙工業”。松原市的“圣水湖”(電視劇“圣水湖畔”拍攝地)全國聞名,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朋友來旅游。為了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請你自選一個外省的大城市,為他們的“圣水湖”之旅,設計一條最佳的鐵路乘車路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