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新聞媒體的一些報道,讓沒有去過新疆的人也知道了新疆風的厲害。比如,2001年4月13日一場大風把停留在珍珠泉車站的11節列車車廂刮到路基下面;2006年4月9日烏魯木齊到北京的T70列車,遭遇沙塵暴的襲擊,列車迎風面的玻璃被打破,人們不得不把臥鋪的床板拆下來,頂在車窗上;2007年2月28日凌晨1時55 分,大風將烏魯木齊到阿克蘇的5807次列車全部吹翻。這樣的大風風速往往超出了氣象部門常用的風速測量儀器量程。為什么當地會產生如此大的大風呢?
這就要探討一下當地這種特有的大風成因。新疆這種災害性大風,主要出現在天山南側的吐魯番地區,這里有非常著名的百里風區和三十里風區。天山是東西走向的山脈,一般在3 000~40 00米。有些地方高度相對較低,形成山口,在這些山口中,由于“狹管效應”使風速加大,達坂城和吐魯番就是這樣的山口,所以此地風速比一般地方大,但還不會形成災害性大風。災害性大風形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冷空氣下沉形成的下吹風。由于天山的阻擋作用,北方的冷空氣很難越過天山直接影響天山南側,往往是繞過天山后從新疆東部回灌到南疆地區。但當冷空氣很強的時候,大量的冷空氣堆積在天山北部,冷空氣達到一定高度后,就會從相對低的山口越過天山,直接下沉沖擊到山南地區。此時的風就不僅僅是由于氣壓梯度作用所形成的梯度風和狹管效應風了。冷空氣從空中下沖時,受重力加速度的作用,速度會越來越快,這樣就會以極快的速度達到天山南部的低處,形成災害性大風。達坂城的海拔高度是1 103.5米,翻過達坂城后,海拔高度急劇下降,吐魯番的海拔高度只有34.5米,在吐魯番西部的托克遜海拔只有1.0米,而達坂城到吐魯番之間的距離僅有90千米,如此陡峭的山勢,極有利于重力加速度發揮作用。2007年2月28日吹翻列車車廂時,天山北側的達坂城和南側的吐魯番兩地氣溫差值接近20℃。如此強的冷空氣翻山下沉,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形成的強烈下吹風是這次風災的主要原因。▲
作者單位:河北省玉田縣第一中學(55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