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電視觀眾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些電視臺在播放廣告時,出現了倒計時顯示。這樣,不想看廣告的觀眾,就可以根據廣告計時自行調整時間了。
也許有人會認為,像這樣的小事,是微不足道的。但筆者認為,廣告計時看似小事,實則蘊含著貫徹以人為本的大道理,惠及眾多人。
科學知識明確地提示大家,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當有所限制,否則對健康會有諸多的弊端。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有限的收看時間如果被許多自己并不想了解的廣告所占據,而且難以自行調整,不改頻道,就會被迫接受;改了頻道,又不知自己想收看的節目何時開始。在平日,筆者為什么很少去看各地方臺的節目,就是因為地方臺在節目中間插播廣告太多,尤其是像一些人們喜歡看的電視連續劇如《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其插播的廣告時間,比每集電視劇播放的時間還要長,讓人根本就沒法看下去。又比如,筆者以前很喜歡看陜西電視臺的“秦之聲”,但如今又忍痛割愛了。就是中間的插播廣告太長,不換頻道吧,廣告一播就是半個小時,換頻道吧,當自己估計廣告時間差不多時,換過來節目已經開始了,還不如干脆與其“拜拜”為好。
當然,不可否認,廣告本身確實能給觀眾帶來許多信息,也擁有眾多的收看者。但關鍵在于,電視臺的這個新舉措,讓電視節目有了透明度,觀眾想看則看,不想看就隨意、自便,有了對電視節目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其實,所有的大政方針,都要通過一件件具體的舉措來實施和落實。現在黨和國家把惠及群眾的事情,不管是在宣傳和操作上,一件件都越來越具體、細化。如果各家電視臺,都能對自己所播出的廣告,實行計時,讓觀眾一看就明白,這個廣告的時間有多長,然后再決定換不換頻道,這對電視臺來說,所體現的是對觀眾的人文關懷;這對觀眾來說,是個福音。既然是個電視臺與觀眾都能取得雙贏的大好事,我們為何不試一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