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些許陽光,稍冷。
老楊難得一天中在這個時候有點空閑,拿出自己珍愛的一款茶,在忙里偷閑的時光里自斟自飲;迎著太陽的光線,老楊的白頭發格外顯眼。老楊屬豬,不老,只是因為這幾年來在茶葉上花費的心思讓他的兩鬢過早染霜,不過換來業界的種種榮譽以及茶人對他事業上的肯定,他覺得值。
冬日茶思
對茶葉,老楊是半路和尚,他說,走了一半的人生路,發現很多行業的人都會在一杯清茗上找到共通點。茶,是健康的飲料,同時又能融合世間萬物,如同手邊的這樣一杯工夫紅,凝聚的不僅有茶青,更多的還有天時、地利與人和。
老楊衷愛的這款“東方正紅”,外形肥實緊結,條索中長,帶金黃邊,干聞帶甘蔗甜香;第一水出湯,蓋杯帶有明顯的紫羅蘭香氣,湯色橙黃明亮,毫顯,入口順滑帶香;點一支香煙,老楊說起來他的這個工夫紅茶,采用“政和大白”當年早春的單芽為原料,按照傳統的工藝精心加工而成,香氣濃郁芬芳,持久不散,水中帶香,是他自己為數不多的滿意之作。
茶過數水,湯色由橙轉金,油邊依舊,香氣略淡但順滑不減,并且醇厚如初……七水過后,葉底肥厚軟亮,油光透紅,可見其發酵工藝把握得十分到位,絕非一日之功能做到的。說到茶葉,老楊就關不上話匣:我不是茶葉專業出身,很多制茶技術不是很懂,很慶幸的是我得到了上一輩老茶人老林師傅的幫助指導,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積極創新,終于研制出了這款“東方正紅”的政和工夫紅茶,也很幸運,這款茶品在市場上的認可度還可以,這是作為一個茶人最欣慰的!
作為楊氏后人,老楊還積淀了足夠多的文化來支撐企業發展的基礎。老楊說,接下來在保證茶葉品質的基礎上,重要的是要更多地發展茶文化;作為國粹之一,太極拳在中國武術領域還是享有很高的地位與榮耀的,而作為楊氏后人,想通過什么樣的一個切合點把茶與武術這兩大文化融合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一個想法,就是用楊氏太極的概念純手工制作一款工夫紅茶,希望能在當今浮華躁動的社會里把更多的傳統元素融合在這片小小的茶葉里,讓后來人不至于遺忘!
冬日透寒,但有一杯香茗在握。心頭不斷油然生出暖意……氤氳氣霧中,仿佛可以看見政和工夫紅茶融合在這“東方正紅”里的縮影;幽幽茶香里,依稀體會得到老楊肩膀上的社會責任……任重道遠,愿這一屢茶思縈繞,恒久不絕。
東方正紅“四大花旦”
“茶亦醉人何必酒。”在你遇到政和工夫紅茶的時候,興許有深刻的體味。有人將茶喻為女人,綠茶如青春少女,初開情竇,紅茶如成熟少婦,溫文爾雅。在政和工夫紅中有“四大花旦”,有的張揚,有的自然,有的古樸,有的柔順,真是四個成熟的女性,讓您越品越有味。
我和同是愛茶人的《福建畫報》總編崔先生,來到位于鐵山南干的政和隆合茶廠探訪。老楊從焙籠里勻一撮茶葉置于杯中,初看條索峰苗緊秀,油量勻細,水八杯中。那清雅悠淡的玫瑰花香升騰而來,細細品之,甘甜爽口,沁人心脾。
老楊介紹說,這泡茶是楊氏工夫的東方正紅二號,采用谷雨前錦屏灌木叢上生長的野生小茶制作,所以口感清新自然,回味無窮。錦屏原名遂應場,“睛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云”,是政和工夫的發祥地,這泡茶獲得政和工夫紅茶茶王就不足為奇了。
而為楊氏工夫爭得最多榮譽的乃是東方正紅一號,這泡工夫紅采用奇種制作。這泡茶與二號相比,條索光澤鮮艷,湯色金黃透亮,那濃濃淡淡的蘭花香,張揚著她的魅力和個性。
在楊氏工夫紅茶中還有東方正紅三號和四號。這兩泡茶原料均用政和大白茶針,用政和工夫紅茶傳統不落地生產工藝制成,香高味濃,中泡過程香氣變化,紫羅蘭香明顯。所不同的是,二號專選大毫精制,口感更溫柔,而一號如同大家閨秀。傳統而不失特色。
品茗是一種心境。在寧靜的夜晚,泡上一壺工夫紅,在燭光搖曳、檀香裊裊里,觀湯色、道韻味、品香氣,如同看一出京劇,“花旦”的登場。靜心體味,張揚的有方,自然的有味,古樸的純正,柔順的怡心。
世事紛繁復雜,時間歷練遠見和智慧,不因風云褪色,不因成就困惑。工夫紅安靜舒暢自然地流淌,奉獻其色其香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