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一個公益性的省級農業科研機構,按照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未來全院的工作重點將從以下四大發展思路、九大具體措施抓起。
四大思路
一、突出兩大重點
⒈科技創新 堅持以科研為中心,緊緊圍繞全省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緊迫需求,爭取農業大項目,開展農業大攻關,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全面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⒉技術服務 組織100人的專家服務團、300人的科技推廣隊伍,面向全省開展全方位的“三農”服務工作。
二、建設三大基地
全力建設太原大吳科研創新基地、榆次東陽試驗示范基地、海南南繁育種基地。
三、健全管理體制
逐步建立和健全“院所長負責制、學委會問詢制、職代會監督制”三位一體的、符合現代農業科研院所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
四、完善四大機制
建立、健全和完善“科研項目主持人聘用、科技人員職稱動態管理、新進人員通過公開招聘、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等四大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激活激勵機制,挖掘潛力,全面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
九大措施
一、科技創新措施
⒈完善項目管理體制 進一步創新科研項目的管理,重點實行重大項目主持人聘用制,專項經費支持重大科研項目,力爭“十二五”能研究出來有較大影響的成果。
⒉加強學科與團隊建設 根據山西地域特點,充分發揮農科院的特色優勢,逐步調整學科與研究方向,加強團隊精神建設,注重從生產實踐中尋找課題,確定課題,真正解決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和難題,培養高水平、高精尖的學科帶頭人。
⒊加強試驗基地建設 科學研究對試驗基地有很嚴格的要求,各單位都要因地制宜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標準試驗地,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滿足社會對各類新技術的需求。
⒋加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開放實驗室,促進科技資源共享,提高科研設施和儀器的利用率,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各研究所要因地制宜建設一些有特色的專用實驗室,以保障和支撐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⒌建設高標準南繁試驗基地 南繁是育種工作的重要手段,依托省發改委基建投資支持,為我院建設一個高標準的永久性試驗基地,加快育種進程。
二、技術服務措施
⒍加大投入,開展大面積多層次的大型科技示范工程 圍繞糧食安全問題,抓兩大工程:①新品種示范工程。面向全國舉辦以玉米、小麥兩大作物為主的大型新品種展示會;②新成果示范工程。重點開展玉米、小麥豐產技術集成示范,創造高產典型。
圍繞農民增收問題,抓三大工程:①百萬畝果業新技術普及工程;②大面積蔬菜新技術示范工程;③安全畜牧業養殖小區示范工程。
圍繞新農村建設,抓兩大工程:①百萬農民科技培訓工程;②百村農業產業規劃工程。
⒎擴大服務三農范圍,集中搞好科技入戶工程 ①大力開展“農民科技日”活動,發布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信息,掌握和了解農民對新科技的需求,促進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②成立科技推廣專家服務團并逐步發展擴大,推出“科技服務自助餐”,開通科技服務專家熱線。③抓好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每年選拔300名科技人員,選擇適用的農業科研成果和成熟完善的農業科學技術,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和集中培訓。現在每年培訓農民約100萬人次,以后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
⒏加強五個層次的聯系,積極組織實施五大對接工程 ①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的聯系,邀請各市縣農口業務局參加“農民科技日”,咨詢當地農業生產方面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宣傳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②加強與農村合作社的聯系,各研究所每年都要召開1次農村合作社社長聯誼座談會,通過合作社加強農民技術培訓,把我院的科技資料發放到農民手中。③加強與科技示范大戶的聯系,展示我院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④加強與涉農企業的聯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⑤充分發揮國家農業綜合試驗站的作用。國家農業綜合試驗站是農業部農業推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好國家級農業試驗站的作用,結合大型示范點和農民培訓點開展綜合技術的配套與服務。
⒐擴大和加強宣傳范圍和力度 充分運用網絡、電視、報刊、廣播、簡報等傳播、推廣手段,廣泛宣傳省農科院的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務內容,進一步擴大我院的知名度,為推進我省現代農業發展而努力。
一個目標
通過以上努力,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農業科技綜合實力,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建成“中西部一流,全國先進”的省級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