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奶奶都己年過八旬,一生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在泥土地里刨食吃的日子。他們除了村里的家長里短之外,沒有經歷外界太多的事情。老人只知道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干活,希望一家人沒病沒滅的過安穩日子,晚輩能有個體面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這樣他們在村里就活得既體面又踏實了。
作為他們唯一的孫子,我不能經常回老家看望他們,愧對二老。爺爺性情較好,凡事不往心里去,用奶奶的話說就是沒心沒肺的人。奶奶卻是操心的命,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管上一管,擔心這個,念叨那個。給家里打電話的時候,經常聽母親說奶奶又為我擔心得失眠了,有時還半夜起來掉淚。其實,我知道奶奶是擔心我在外面住的怎么樣,吃的怎么樣,穿的怎么樣,有沒有被人欺負。一想到這些,我就恨不得立刻出現在奶奶眼前,讓她看看她的孫子完好無損。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為爺爺奶奶拍些照片,一方面滿足我的“照相癮”,另外,也是為了留下些影像,將來做個念想。在我的鏡頭前爺爺表現的非常自然,很有感覺。可奶奶卻總是說,都老成這個樣子了還照什么相。也許這就是在照相問題上,男人和女人的區別吧。在內心深處,那份恒久的溫情、親情,促使我按動快門。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日漸淡薄的隔代親情又有多少人懂得去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