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要成為一個商財商的人,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財富。當然馬上就會有人說,財富不就是錢嗎?金光閃閃的黃金、厚厚的人民幣以及巨額的銀行存款。當然,我們不否認這都是財富的一種體現。而財商的精神要旨在于如何去管理金錢,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有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不僅要學會用錢賺錢,而且要在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中體現人生的快樂,這才是理財的真諦!
個人理財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在北京生活,要700萬元!你準備好了嗎?有人簡單地計算如下:
1.房子。在北京,買一棟像樣點的住宅,加上裝修等至少要100萬元。
2.車子。像點樣子的要25萬元,每月月底養車費、燃油費、修理費等1500元。假設10年換一輛車,30年下來,需要25×3+1500×12×30=129萬元。
3.孩子。培養一個孩子至大學畢業約需要60萬元,還不算出國留學費用。
4.孝敬夫妻雙方的父母。每人每月1000元(不含醫療費用),共計144萬元(1000元×4人×12月×30年)。
5.家庭開支。一家三口,每月開銷4000元,需要144萬元(4000元×12月×30年)。
6.休閑生活。旅游、健身等一年2.5萬元,30年下來需要75萬元。
7.退休金。退休后再活20年,每個月和老伴用3000元,共計3000元×12月×20年=72萬元。
合計:100萬元(房子)+129萬元(車子)+60萬元(孩子教育)+144萬元(贍養父母)+144萬元(家庭支出)+75萬元(旅游休閑)+72萬元(頤養天年)=724萬元。
你會賺錢,但不一定會理財,這是一個大問題。實際上,理財是一個觀念問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反映。牛頓看到蘋果掉到地上,瓦特看見蒸汽頂開了燒水壺的蓋子,阿基米德觀察到澡盆的水外溢,蔡倫發現了不同一般的樹皮……正是他們看到了一些新的東西,由此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改變你的財務人生
投資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
李嘉誠,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首富,商界奇跡。
他投資理財有三個秘訣:
一是30歲以后重理財。“20歲以前,所有的錢都是靠雙手辛苦勞動換來的,20至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后,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到中年時如何賺錢已經不重要,這時候反而是如何管錢理財比較重要。”
二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如果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平均20%,40年后財富會變成1億零281萬元。
三是先難后易。假如你21歲開始每年投入1萬元,每年得到10%的回報,到60歲退休時,也將獲得近500萬元的回報。
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億萬富翁,你需要做什么?你只需按照下列方法去做就可以了:
假如你的孩子剛剛出生,你打算在他(她)60歲時讓他(她)成為億萬富翁,則從現在開始每個月只需投資774.4元,每年的回報率保證在12%以上,那么60年后他(她)的資金將積累到1億元;
如果你現在已經給他(她)儲備了2萬元,那么只需每個月投資574.2元,60年后他(她)也會成為億萬富翁;
如果你現在已經有10萬元,而且每年的投資回報率12%,那么你不但不需要再投資,而且每個月還能得到226.4元的回報,你的孩子60歲時也將成為億萬富翁。
有的父母會說我們每個月節省不了那么多,好吧,你每個月節省下來100元總可以了吧,如果你的年投資回報率是12%,那么60年后也將是12913767.12元,也是一個千萬富翁。
因此,投資理財沒有什么特別的奧秘,也不需要復雜的技巧,觀念正確就能贏,理財只不過是要培養一種別人很難養成的習慣。
其實理財不是富人的專利,錢多錢少都需要好好打理自己的錢財。中國老百姓之所以現在更加重視理財,是因為過去太窮了,人們忙于維持生存,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理財;現在腰包鼓了,有時間思考自己剩余的資金如何去投資,讓錢生錢。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地增長了27年。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額大幅度增長,人們富裕了,也開始出現“中產階級”、“富裕階層”等新概念。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1989年的1374元、1997年的5 160元增長到2005年的10493元。居民儲蓄居高不下,達16萬億。截止到2005年底,中國GDP已經超過18萬億元,人均GDP達到1700美元。中國的富人階層已經出現,10%的富裕家庭的財產占到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例如,北京高收入家庭戶均資產已經達到235萬元,其中金融資產約占1/3,達80萬元。
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面對買房、教育費用、醫療、保險、稅務、遺產等問題,未來眾多的不確定性,使人們產生了理財的需求。中國居民可以投資的金融產品越來越多:A股、B股、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國債、企業債、企業可轉債、期貨、黃金、外匯、保險,房地產等。面對眾多的投資品種,老百姓感到投資理財的知識十分欠缺,需要有專業的投資理財顧問為其提供服務,也急切希望提升自己的理財水平。
國際上的一項調查表明,幾乎100%的人在沒有自己的理財規劃的情況下,一生中損失的財產從20%到100%不等。因此,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理財知識,其財產損失是不可避免的。
國家景氣監測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約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財顧問的指導。讓我們每一個人樹立起正確的理財觀念,積極地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理財生活中去。
理財就是少貪一杯酒,少吸一根煙,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少花一塊可以少花的錢,理財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
要成為富有的人,你還缺什么
要成為一個高財商的人,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財富?當然馬上就會有人說,財富不就是錢嗎?金光閃閃的黃金、厚厚的人民幣以及巨額的銀行存款。當然,我們不否認這都是財富的一種體現。而財商的精神要旨在于如何去管理金錢,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有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不僅要學會用錢賺錢,而且要在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中體現人生的快樂,這才是理財的真諦!
一個人要擁有高財商,必須掌握哪些知識呢?
1.基本的財務知識
很多優秀的人才,非常懂得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賺錢,但是卻不懂如何把賺來的錢管好,利用錢來生錢,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因此,理財的第一步就是掌握基本的財務知識,學會如何管理金錢、知道貨幣的時間價值、讀懂簡單的財務報表、學會投資成本和收益的基本計算方法。只有學會這些基礎的財務知識,才能靈活運用資產,分配各種投資額度,使得自己的財富增長得更快。
2.投資知識
除了財務知識以外,我們還要掌握基本的投資之道。現代社會提供了多種投資渠道:銀行存款、保險、股票、債券、黃金、外匯、期貨、期權、房地產、藝術品等。若要在投資市場有所收獲,就必須熟悉各種投資工具。存款的收益雖然低,但是非常安全t股票的收益很高,但是風險較大。各種投資工具都有自己的風險和收益特征。
熟悉了基本投資工具以后,還要結合自己的情況,掌握投資的技巧,學習投資的策略,收集和分析投資的信息。只有平常多積累,才能真正學會投資之道。不僅自己要多看多學,還可以參加各種投資學習班、講座,閱讀報紙雜志,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多方面獲取知識。
3.資產負債管理
要理財,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有多少財可理。類似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你首先要做的是列出你個人或者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你的資產有多少?資產是如何分布的?資產的配置是否合理?你借過多少錢?長期還是短期?有沒有信用卡?信用是否透支?你打算如何還錢?有沒有人借過你的錢,是否還能收回?這些問題可能你從來沒有想過,但是,如果你想要具備良好的理財能力,必須從現在開始關注它們。
4.風險的管理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若不做好風險管理與防范,當意外發生時,可能會使自己陷入困境。一個人不但要了解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即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風險,而且還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態度,即是否愿意承受大的風險,這會隨著人的年齡等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年輕人可能愿意承擔風險但卻沒有多少財產可以用來冒險,而老年人具備了承受風險的財力卻在思想上不愿意冒險。一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資產負債情況、年齡、家庭負擔狀況、職業特點等,使自己的風險與收益組合達到最佳,而這個最佳組合也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的。
FQ——理財智商,管理金錢的能力
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面臨著諸多壓力,雖然機會到處都是,但并不代表你處處都能成功。若要真正能夠順順利利地生活,確實需要具備各方面的素質。
IQ——智商,能使你聰明。
EQ——情商,能使你事業成功。
FQ——Financial Quotient,理財智商,代表你管理金錢的能力。
你能否管理好現有的財富;你能否利用好這些財富,為你帶來更多的效益;你能否利用以錢賺錢的方法,讓你的財富增值,你能否留住這些財富。
最重要的一點:這些財富能否給你帶來幸福和歡樂,而不是沉重的負擔。若要真正成為富有的人,則需要IQ、EQ和FQ三方面結合才成。
真正富有的人,除了擁有金錢上的財富外,還應擁有時間上、精神上的財富,即他們懂得合理地運用自己的時間,科學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并享受努力的成果。
如何打造自己的理財智商
FQ與IQ的不同之處在于,FQ可以通過一定的學習和鍛煉得到很大的提高,正如上面提到的,具備高FQ的人必須具有一定的財務知識、投資知識、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管理的知識。要增加這些知識,首先就是去學習,平時多瀏覽這方面的書籍和雜志,相信一定會不斷豐富你的理財知識。
其次,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經濟信息也很重要,比如電視、報紙、雜志等。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這樣或那樣的理財信息,假如你給予一定的關注,并不斷地積累和總結,相信終有所獲。當然,若有機會參加理財類的培訓或研討,聽聽專家或實踐者的經驗或教訓,對于提高自己的FQ會大有裨益。
再次,實踐出真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進行著財務的規劃和安排,隨著財富的積累,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我們的FQ也在不斷地提高。具備了一定的FQ后,我們參與理財的程度更深了,得到的回報更大了,更加提高了我們參與理財實踐的積極性。這樣從實踐到理論,從理論再到實踐的反復過程,使得自己的FQ大大提高。應該說,沒有什么比你自己親自參加能更有效地提高你的財商了。
最后,觀念或習慣是影響FQ的最重要的因素。你也許從小就養成了揮霍的習慣,或者你已經習慣了把你的收入的大部分存入你經常去的那家銀行,或者你的收入主要花在購買化妝品或者招待朋友上,而人的這些習慣一時是很難改變的。理財的道理很多人都懂,為什么還會弄到破產的地步呢?要找出原因,就要認真分析自己在理財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FQ的分析:
1.自我風險和個人性格的分析
2.編制個人或家庭的資產負債表
3.編制個人或家庭的現金流量表
4.制定個人或家庭的短期、中期及長期目標
5.設定計劃完成時間
因此,要獲得優良的FQ,除了學習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掌握市場信息和總結自己的理財實踐經驗外,還必須拋棄自己的錯誤理財觀念,樹立正確的理財思想,才能真正成為理財高手。
小測試:你是否是一個高FQ的人?
你是否是一個高FQ的人呢?做下面這個簡單測驗可以告訴你答案。若你非常同意以下句子,就給10分;非常不同意請給1分,然后把分數加起來,就知道自己的FQ水平了。
1.經常進行財務規劃,計算自己資產負債的總和,分析每月的現金流量情況。
2.對自己每月的支出進行預算,并保存信用卡消費的收據,計算每月的實際花費并檢查是否與計劃相符。
3.儲備最少相當于六個月生活費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4.準備足夠的保障金,若有不幸發生,家庭有足夠的能力支付現有的開支和費用。
5.每做一項投資時,你完全清楚投資項目的性質及風險的大小。
6.投資于股票市場或外匯時,每項投資均設止損價位,并且嚴格執行。
7.對各項投資品,例如股票、基金及衍生工具等都很熟悉且非常了解。
8.對各種保險產品都非常熟悉,并且明白其中的細則和條款。
9.每天都閱讀財經報道,關心財經方面的新聞。
10.很清楚現在每項投資的預計回報和風險程度。
專家分析:
76分或以上:恭喜你!你擁有很優良的FQ,可以很有效地管理財富,對你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出很好的規劃。
51分—75分:你有不錯的FQ,但仍然需要努力,以更有效地管理財富。
26分—50分:對不起,你的FQ不太理想,應該從多方面著手努力,例如多閱讀財經書籍或參加理財培訓,以便增進自己的FQ。
25分或以下:你的FQ分數太差,除不能有效地管理財富外,還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財務危機之中。建議你努力學習,把自己的FQ提升到一個理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