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保險公司中,信誠人壽的LOGO很獨特,既有中方中信集團的CITIC標識,又有莢方保誠集團的“保誠女神”標識,讓人能夠立即感受到這家保險公司中外方股東的雄厚實力。而在與信誠人的溝通中,則可以發現他們的執著與專業。
記者有幸參加了信誠天下第一城的培訓,結識了很多優秀,友善。熱情的信誠人,也由此結識了信誠人壽北京分公司業務總監趙曙光。
走進位于北京市昌平政府服務中心二層的信誠人壽昌平營銷服務部,即可見趙曙光和她的伙伴的辦公區域,門口寫著“我為成功而來”!辦公區大約有400~500平方米,全部是開放式辦公的環境,裝點得簡潔溫馨。
在趙曙光的個人辦公區,桌子和窗臺上放著十幾個獎項的獎杯。因為努力的信誠人總能獲得屬于自己的榮譽。對于所有的信誠人來說,機會是均等的,是沒有任何差異的,只要你是金子,這個平臺總會給你機會把自己的光芒散發出來。
作為總監的趙曙光是一個親和力很強的人,給人的感覺永遠是溫和的、沉靜的,她被所有的伙伴稱為知心姐姐。在團隊打造的過程中,她用自己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奠定了今天的位置。
對話趙曙光
記者:保險公司今年都在提增員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您是如何看待的,信誠公司代理人的準入標準是什么?
趙曙光:行業的發展規律是適者生存,增員要有“質”而不是“量”。任何企業沉淀下來的人不見得是最優秀的人,但一定是最適合的人才。信誠的準入標準是大專以上學歷,其次還希望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驗,這樣的人對生活對工作的認識將更加深刻。
記者:您認為做好一件事情的要素是什么?在增員后您認為如何能留住人才?
趙曙光:造就成功的要素:首先是意愿;其次是喜歡;其三是堅持,執著的堅持下去就可以了。留住人才要靠企業文化,信誠的企業文化是“聆聽所至,信誠所在”,正是希望傾聽每位求職者,客戶的心聲,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記者:您認為穩定團隊最重要的是什么?
趙曙光:首先大方向是大家的個人目標和發展意愿是相同的,其次是公司的企業文化的吸引力:第三是代理人都能夠在這個公司尋找到歸屬感。
記者:信誠在代理人的管理上有什么優勢呢?
趙曙光:所有保險公司都是根據保監會的統一制度和條款來執行的,信誠在對新員工的培訓體系和個人榮譽的體現上也非常完善,比如培訓體系中信誠是惟一獲得ISO9000認證體系的保險公司,開創了保險公司的先例。同時公司根據員工進入公司的不同階段而由專業人員來確定的培訓課程也有所不同,新人進公司后要持續將近三個月的培訓,培訓課程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不斷的緊密型的培訓,在新人逐步理解專業知識和公司企業文化后,還會組織營銷員參加更多的培訓和活動。同時,公司有多項措施激勵營銷員考取國家認可的RFC、理財規劃師等證書。
記者:您當時選擇信誠的原因是什么?
趙曙光:我喜歡信誠的人性化管理,畢竟信誠是英國保誠集團和中信集團的合作機構,英國保誠是一家有著160年歷史的國際保險集團,中信集團的口碑度和信任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記者:能談談您是如何拜訪陌生客戶的呢?
趙曙光:首先我通過相關的渠道了解客戶的信息,再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做些很合理的客戶能接受的方案。準備工作做足之后才邀約客戶,以便在見到客戶時能更有信心和客戶去溝通或者洽談。知己知彼是很重要的。
記者:實際上現在很多人都需要保險,但是保險行業的培訓體系或者一部分保險代理人喜歡給陌生人撥打電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您認為保持平常心需要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趙曙光:關鍵要學會換位思考,當營銷員學會換位思考時就成功了一半。
記者:很多人做保險之初家人都不支持,您當初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
趙曙光:我還沒有。我家里人少,先生和兒子。兒子對我的工作也很支持;先生是我的專職司機,對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
記者:您平時有什么愛好嗎?
趙曙光:喜歡看書,積極參與公司組織的所有的活動等。
記者:那么您是如何衡量工作和生活的呢?
趙曙光:該做什么做什么,我們這年代的人該結婚就結婚:該工作就工作,該做什么做什么,一切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我通常每天都有自己的備忘錄,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所以可以很合理的安排我的工作和生活。
在采訪過程中,趙曙光一直在強調是公司良好的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完善的培訓體系才成就了今天的她,對于公司以及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們,還有和她并肩戰斗的伙伴們,她一直充滿了感恩之心。感謝信誠的認可,支持和幫助。她會在信誠一如既往的工作下去。
她說:工作是快樂的,我工作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