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的貸款條件設置來看,其與現在銀行對一般的企業貸款方式沒有本質的區別。

2.69萬億元。2009年前兩個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就已經超過去年全年貸款增量的1/2,但信貸井噴的背后,融資瓶頸卻依然扼喉掙扎在生存邊緣的小企業們。
兩會期間,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也公開表示,新增貸款的投放主要是支持基礎設施項目的中長期貸款,而小企業沒有這樣的項目,因此他們融資難的問題還是客觀存在的。不過,幫助小企業解決發展中最重要的資金問題,對于穩定當前的經濟形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政府并非不夠重視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的問題。
實際上,自2007年以來管理層關于金融機構向小企業授信的各種政策就接連不斷。2008年底,一項關于專門服務于小企業金融業務的專營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提出,此后三個月的時間里,銀監會又擬定了銀行建立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的時間表:今年2月17日,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再次明確要求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年內完成小企業信貸專營服務機構的設立工作。
雖然多數銀行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小企業服務中心,但是符合銀監會要求的專營機構并不多見。這個根據戰略事業部模式建立、主要為小企業提供授信服務的專營機構,可申請單獨頒發金融許可證,具有準子銀行、準法人機構的性質。
這種專營機構的客戶主要是小企業。銀監會設立了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和企業資產總額1000萬元(含)以下,或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和企業年銷售額3000萬元(含)以下的小企業標準,但這一標準只是統計口徑。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指導意見》中并不對服務對象的授信總額、資產總額、年銷售額和職工人數等做具體規定,各家銀行可根據業務需要靈活掌握。”
招商銀行在蘇州設立的小企業信貸中心于去年12月獲得銀監會頒發的金融許可證,成為首家擁有小企業信貸專營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我們的目標客戶是貸款需求在1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的企業客戶。”該行一位工作人員向《英才》記者介紹說,企業是否能滿足招行小企業信貸中心的貸款要求,還需提交企業信息后,由客戶經理來判斷。
而此種貸款利率則是在基準利率上進行浮動,“具體是多少也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比如規模、抵質押物、擔保情況,然后就是資金運行的情況。最后由銀行與企業確認這個利率。”
不過,另一位股份制銀行高層人士卻認為這與現在銀行對一般的企業貸款方式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中小企業仍然需要質押和擔保才可能獲得貸款。在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宗立成也曾對《英才》記者表示,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難,關鍵問題就是在于他們沒有可以為之質押的資產,也很難得到擔保。
“服務于小企業的信貸專營機構,其關鍵在于中小企業的還款能力及擔保的問題怎么解決。這兩個問題不解決,信貸專營機構還是不能發揮實際作用。”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銀行人士評論認為,“向小企業貸款現在還只是一項艱巨的政治任務。遠未形成健全的體系。除銀行需改變‘壘大戶’的作風外,外部中小企業擔保機制的建立、呆壞賬的快速核銷包括風險補償基金的成立,這些都可將集中于銀行信貸的風險分散開來,從而真正解決其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