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一起賺”的廣告分成模式能否讓視頻網站“體面”地活下去?
經濟危機會讓很多人失業,但如果你是視頻網站的代理律師,那你還算高枕無憂,因為你可能會有打不完的官司。
1月,就在激動網與土豆網的版權糾紛鬧得沸沸揚揚之際,酷6也被《赤壁》版權方狀告敗訴,而圍繞版權的視頻網站訴訟案一度一個月達到了10多次。
從2007年國內視頻網站“火”起來之后,視頻網站和版權擁有者之間的訴訟就一直此起彼伏。版權瓶頸一日不除,其就一日難以安寧。
2月中旬,土豆網CEO王微宣布再度啟動“廣告分成系統”,與內容提供方共分收入,欲以此規避糾紛,理清視頻內容的版權問題。通過監測網站系統,版權擁有方能夠獲得視頻網站10%-30%的廣告收入。
“和內容提供方進行廣告分成是化解版權瓶頸的一枚利器,它和一次性買斷版權將是解決視頻網站版權瓶頸的兩種有效手段。”王微對《英才》記者說道。
不僅僅是土豆,優酷針對版權也開始悄然布局。
2月25日,優酷買斷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的互聯網首播權,欲進一步突破版權困擾;而酷6則早在2006年6月創立時開始就實施“有錢一起賺”的模式來規避版權,其本質上也是與廣告商分成。酷6網目前已擁有近萬名原創作者和超過15萬部原創作品,其將加大力度對其給予物質獎勵,化解版權頑疾。
雖然視頻網站的領先者針對版權全力“出擊”,但無論是廣告分成還是首播權購買,都將大大削減其收入,此種方式能否從根上化解視頻網站的版權困惑?
現狀 內憂外患
因為沒有版權,視頻廣告的價值被大大削弱,這讓不斷燒錢的視頻網站的生命前景和盈利模式存在極大變數。
視頻網站生存可謂坎坷,帶寬、牌照、版權都曾成為視頻網站的命門,其中前兩者在資金和政府公關下,逐一得到化解,但到目前為止,版權依然深深地扼住了視頻網站運營者的咽喉。
顯然,廣告一直掌控著視頻網站的命脈。美國eMarketer分析機構的分析師大衛·赫爾曼曾說,“2010年之前,互聯網廣告投放費用的每10美元里,將有1美元分流進視頻廣告中。eMarketer研究機構預測,美國互聯網視頻廣告費用在2010年將達到43億美元。
在國內,網絡視頻的廣告形式也獲得了眾多品牌廣告主的認可。微軟、英特爾、三星等國際廠商都已經向視頻網站拋出了橄欖枝。但由于絕大多數都沒有版權,圍繞版權的糾紛不斷上演,這使得視頻廣告的價值被大大削弱,這也讓不斷燒錢的視頻網站的生命前景和盈利模式存在極大變數。
在易觀國際分析師看來,視頻網站廠商積極購買版權,重點發展正版影視分發平臺。是因為要快速將流量轉化為收入,必須轉向廣告主更認可的、有版權的內容。此外,因為視頻行業的火爆,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先后也推出了自己的視頻頻道,憑借本身流量、口碑,在和視頻版權方的談判中無疑有著先天的有利地位,這對視頻網站的版權也造成了一定壓力。
由此可見,沒有版權造成了視頻網站在廣告談判中處于劣勢,而越來越多的門戶網站加入,也加劇了行業的競爭,這使得視頻網站能分的蛋糕越來越少。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成為了視頻網站度過經濟寒冬的首要任務。
出路 版權破冰
視頻網站要從根本上解決版權問題,最終只能是依靠充裕的資金。
對于眾多在冬天“開源節流”的視頻內容提供商而言,靠打官司來獲得收入并非長久之計,視頻網站的廣告分成創意營銷的方式看起來很不錯。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廣告分成只是看上去很美,因為并不是所有運營商都能負擔起版權購買的費用,它僅僅適合有大量資金的視頻巨頭。”新浪總編輯陳彤也認為,“視頻網站要從根本上解決版權問題,最終只能是依靠充裕的資金。”
但每年花費數千萬美元以求正版內容,這對于眾多規模不大的視頻網站而言,版權保護只不過是空談。
此外,從視頻的渠道來看,“得渠道者得天下”。視頻網站也是內容生產商不可或缺的渠道,“視頻網站是我們內容生產商關注的重要新媒體渠道,從內容商到渠道商再到用戶,這是一個完整的良性合作。如果互相對立,就會大河沒水,小河干。只有相互共同建立市場,才能最終把蛋糕做大。”中影集團制片分公司總經理趙海城對《英才》等媒體記者如此坦言。而現實中,眾多圍繞版權糾紛的案子也都大事化小,最終以賠償告終。
當然,對于當前方興未艾的網絡視頻產業而言,盜版的最大危害在于有摧毀整個產業的創造力。專家建議,打破視頻網站發展的“版權困境”,關鍵是要建立一個透明長效的產權保護體系。“與其涸澤而漁,莫若放水活魚,如何搞活視頻分享網站的生態圈,將用戶、內容方、廣告和視頻網站納入一個良性循環的價值體系,這才是治標之本。”王微也舉例如是表態。
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版權依然是眾多視頻網站們需要再次跨越的門檻。短期內,正如互聯網實驗室總裁、知名互聯網評論家劉興亮對《英才》記者所表示:“視頻網站和版權方將長期博弈,版權破冰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尚需雙方互相忍讓、合作,來達到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