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加大力度鼓勵大學生創業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各級政府出臺了諸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多方面。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了解這些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
今年1 月19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文中重點提及“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要求“強化高校畢業生創業指導服務,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小額貸款、開業指導、跟蹤輔導的‘一條龍’服務。”
各地也紛紛推出各種針對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地均面向大學畢業生創業者發放小額無息貸款,數額在3 萬~8 萬不等。上海為大學生畢業生創業設立的“天使基金”數額甚至達到30 萬元。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的前幾年可以享受免稅的待遇,工商等部門對大學畢業生創辦的企業也有政策傾斜。同時,一些專門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教育培訓中心也相繼成立,免費為大學生提供項目風險評估和指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
哪些行業適合你?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行業的選擇對于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針對不同專業、不同性格、不同興趣的大學畢業生,行業的選擇也就千差萬別。在此重點推薦的幾大創業熱門領域。
高科技領域——適合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技術類畢業生身處高新科技前沿陣地的大學生,在這一領域創業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一般來說,技術功底深厚、學科成績優秀的大學生比較有成功的把握。有意在這一領域創業的大學生可積極參加各類創業大賽,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同時吸引風險投資。
推薦商機:軟件開發、網頁制作、網絡服務、手機游戲開發等。
社會服務領域——適合肯吃苦的大學畢業生服務業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行業。來自東北的楊華2007 年在上海創辦了“買菜網”,市民需要什么菜,可以打開電腦在“買菜網”上訂購。此案例后來被認為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成功模式,將目光聚焦于百姓關注的日常生活服務領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推薦商機:社區服務,家政服務等。
智力服務領域——適合廣告、語言等相關專業的文科畢業生
智力是大學生創業的資本,在智力服務領域創業,大學生游刃有余。此類智力服務創業項目成本較低,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就可開業。
推薦商機:家教、家教中介、設計工作室、翻譯事務所等。
連鎖加盟領域——適合大多數創業者
統計數據顯示,在相同的經營領域,個人創業的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創業,這一比例則高達80%。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實力較弱,適合選擇啟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加盟項目,從小本經營開始為宜。
推薦商機:快餐業、校園小型超市、數碼速印站等。
開店——適合各類創業者
大學生開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學生顧客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齡人的消費習慣,因此入門較為容易。此類項目推廣工作尤為重要,需要經常在校園里張貼廣告或和社團聯辦活動,才能廣為人知。
推薦商機:服裝店、餐廳、咖啡屋、美發屋、文具店、書店等。
創業的“七手”準備
1.
2. 要有一個比較合理、有一定潛力、符合自身性格特點的創意,并充分論證其可行性,這是創業的核心。要有長期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剛開始時要有生活質量和水準暫時下降的心理承受能力。
3. 要積極聽取別人的意見,但不要輕易被別人意見所左右。切忌人云亦云、左右搖擺,認認真真走自己的路,對外界的風言風語不去理會,別人說三道四自然不用認真,尤其是對那些只說不干的人更不要當回事。
3. 要有斗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創業者一定要有吃大苦耐大勞的準備,并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斗志。創業初期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會遭遇到一些看似難以度過的危機,這個時候就需要堅強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成功者往往是堅持到最后的那些人。
4. 前輩或他人的成功經驗可適當借鑒,但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別人成功是有其自身天時地利人和的特定條件的,要想辦法審時度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來。他人的經歷是不可能重復的。
5. 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業團隊內部的關系,學會看待你的同伴的優點和不足。要允許團隊內部的激烈爭吵,但同時要有一定的決策機制,不能在爭吵上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還要積極儲備人才,這在開始時尤其重要。
6. 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特別是要時刻地關注新聞事件,一些宏觀的經濟政治政策對于創業歷程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同時,社會發展變化非常迅速,新東西、新名詞不斷出現,創業者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東西,接受新觀念、新事物。
7.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身體是開拓事業的前提和有力保證,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忽視。
五大誤區要回避
誤區一:選擇創業項目盲目“高端化”互聯網的高速膨脹式發展讓很多創業者想入非非,很多大學生創業者在選擇創業項目時會傾向于專業對口或者一些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但從現實環境來看,能為大學生提供的技術密集型創業項目非常有限。過度競爭的行業意味著有大量的創業者充當炮灰,被市場淘汰。而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并非沒有機會,當前中國的服務業正處在一個快速上升的關口,食品、休閑、娛樂等行業都有大量的商機。先走路,再學跑步,創業路是一步一個腳印堆砌而成的。
誤區二:項目盲目上馬
傳媒的高度發展使一些成功人士的創業歷程得到充分的傳播并被傳奇化,面對這些創業者的神話,大學畢業生往往只看到其成功的表象,而不注意時間、地點、金錢等各個方面條件的差異。缺乏充分的準備和調查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不打無準備之戰,大學生在創業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綜合自己的知識儲備、技術能力以及市場調查等多方面情況確定一個合適的項目,要選擇自己熟悉又專精的行業進入。大學生創業不妨放平心態,深刻了解市場和自己,然后從小做起,從實際做起。
誤區三:紙上談兵,閉門造車
缺乏經驗是目前大學生創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不習慣對其產品或項目做市場調查,而是進行理想化的推斷,這種推斷的方法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常常起著誤導作用。因為在當今的市場條件下,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要生產出能夠獲利的商品,讓消費者接受,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一些比較復雜的可行性研究也可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在了解市場、了解消費者的基礎上創業,才能長久。
誤區四:個人英雄主義,忽視團隊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何況這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單憑個人智慧很難克服創業過程中的重重困難。因此需要組建一只優勢互補的創業團隊,克服大學生身上的傲氣與個人主義,發揮團隊效應,人盡其才。
同時,在挑選團隊的過程中,要注意團隊成員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知識技能互補等因素,當然創業團隊成員對公司的遠近期目標、策略制定、股權分配等也要有共識,這樣才能保證創業團隊形成最大的合力。
誤區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創業是一個異常艱巨的系統工程,它要求創業者在企業定位、戰略策劃、產權關系、市場營銷、生產組織、團隊組建、財務體系等各個領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大學生有了好的項目或想法,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不論是投資高新企業,還是投入比較低的服務行業,創業開始后肯定會遇到諸多困難,如果對這些問題準備不充分或根本就沒有思考對策,對來自各方面的反面因素渾然不知,就會導致創業者還沒有走出多遠,即以失敗告終。
我們建議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完善自己,了解創業中所涉及的各行業知識。不要求自己是全才,但是要往全才的方向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