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搜查》是怎樣一部電影呢?警匪、驚險、懸疑、喜劇?在影片多線并行的故事架構中,越境石油走私的驚天大案、黑道家族的內部斗爭、黑幫之間的火并、撲朔迷離的綁架案、失去妻兒的警察復仇等等,各種元素都糅合在一個故事中。這本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商業片,優秀的制作班底加上沉寂多年復出的鄭秀文的不俗表現,本應成為一部上乘制作。可是整部影片最終效果如何呢?
客觀地說,影片在敘事上幾乎一無是處。黑幫戲節奏溫吞凌亂、欲言又止,主線故事沒有張力,也沒有高潮。一些關鍵人物蒼白、單薄、符號化,甚至有些莫名其妙,而且主要人物性格跳躍太大,只是有些制造笑料的噱頭。90分鐘的觀影過程,觀眾既沒看明白以陳奕迅為首的黑幫到底如何為非作歹,也沒看懂黑幫之間和內部有什么恩怨,甚至張國立飾演的內地警察為妻兒復仇的關鍵主線,竟也是在最后才通過刻意的對白告訴觀眾的。
有人說,電影是一個有缺口的圓,必須要給觀眾留出想象的空間。但是,這部電影的缺口卻未免太大了一些。畢竟觀眾進電影院是來聽故事的,不是來編故事的。例如,警方是如何鎖定那兩名疑犯的?來自綁匪的電話到底是誰打的?內地警察里的臥底到底是誰?所有這些,一概語焉不詳。影片最后,一個通過各種手法做了足夠鋪陳的綁架案主謀,卻是一個給男友報仇的幼兒園老師。隨著她輕而易舉地被抓獲,觀眾也只能帶著一種卯足了勁輪空的失望感離開影院。
由此看來,前面種種虛張聲勢的黑幫之間勾心斗角和暴力火拼的情節,都成了無關緊要的噱頭。陳奕迅飾演的黑幫教父形象也非常模糊,雖然他的演技日臻完美,但是觀眾從頭到尾,都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些什么。至于徐半山,就更加令人莫名其妙了。如此重要的一個線索式的人物,在影片前一小時,只是通過傳真的方式露了一面。主要人物省略了這么多,節省下來的大部分筆墨,都用在了董勇扮演的內地警察身上。他和鄭秀文飾演的女主角沒有感情糾葛,與男主角也沒有直接矛盾沖突。他只是一個形象,一個代表內地警方的符號。羅伯特#12539;麥基曾經一再強調人物和故事結構的關系,對于這樣一個與大部分人都沒有什么矛盾沖突的過場人物,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加戲,以至于影響了正常的敘事。除了迎合,似乎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解釋了。
當然,以此來評價作者的水平,似乎有失公允。據說該片是經過反復修改才得以公映的。這么好的故事基礎,這么好的制作班底,這么好的演員陣容,最后影片卻不得不以這樣的面目示人,這不能不說是商業電影的悲哀。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印象,香港電影,尤其是香港警匪片沒落了。多年以前的《喋血雙雄》、《英雄本色》這樣的優秀港片現在似乎只能出現在資料館里了,實在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