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盛典”的創意最早源于南方電視臺“掌門人”區念中。隨著“南方盛典”規模的日益擴大、影響力逐步彰顯,區念中與南方電視臺對電視產業更深層次的思考也日漸清晰。
記者:很多人都說“南方盛典”源于您當年的一次偶然感想,實際情況是否如此?
區念中:舉辦“南方盛典”的確來自一次機緣巧合。2004年,廣州的《新周刊》雜志在上海舉辦一個關于電視劇的論壇,事后他們把論壇現場的帶子讓我看。這次論壇投入不多,但卻吸引了很多業內人士參加,討論熱烈,效果很不錯。但從電視的角度看規模還是小了些,不具備觀賞性。那時MTV也正好在上海舉辦“超級盛典”,我看了之后覺得形式很不錯,轉念一想,這種形式的盛典南方臺自己為什么不能做?
決定舉辦“南方盛典”的更深層的原因是,當時我認為一家電視臺的收視份額到達一定程度后很難再有突破性發展,要繼續保持發展勢頭和運營空間,舉辦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是一個重要方向。只有不斷做大品牌才能有效保持在收視市場上的競爭力。當時恰逢南方臺籌備臺慶活動,依照大多數電視臺的做法,一般都是搞場晚會,模式很接近,感覺缺乏新意,于是我決定臺慶不做晚會做盛典。當然,在盛典具體環節的設計上,我們也借鑒了一些別人的做法,比如香港TVB的臺慶。
記者:是什么原因讓南方電視臺選擇電視劇頒獎禮作為“南方盛典”的主打內容?
區念中:主要原因是南方臺每年對電視劇的消耗量很大。廣東地區的收視競爭很激烈,廣州人打開電視機能收到近40個臺,為了提高收視率,大家都在拼命打電視劇牌,南方臺當然也不例外。2007年,南方臺首播的一輪劇就達到2000多集,購劇價格突破了4萬元/集。南方臺現在已經成為廣東地區電視劇吞吐量最大的臺,電視劇已經成為南方臺最重要的競爭武器。經過這些年在收視市場上的歷練,南方臺在電視劇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區域優勢和品牌。每年搞電視劇的“南方盛典”,既可以幫觀眾和客戶回顧一下一年中南方臺都播出了哪些電視劇,還可以將年度最佳的電視劇、明星、主持人集中起來向大家推介一下。
當然,“南方盛典”的電視劇策略也有一個逐步清晰化的過程。剛開始,盛典還有很多電視臺內部的頒獎表彰元素,后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逐步剝離其他元素,將電視劇元素集中彰顯出來,并最終形成了“以收視率作為評獎依據、用遙控器為明星加冕”的盛典核心價值。
記者:“南方盛典”本身對南方電視臺的電視劇策略帶來了哪些影響?
區念中:南方臺能夠在廣東地區保持強勁的競爭力,究其根本是得益于內地電視制作業的不斷發展。“南方盛典”為業界搭建了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通過“南方盛典”,電視劇制作公司可以進一步了解廣東地區觀眾的收視習慣,擴大他們在廣東地區的影響力,進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生產。南方臺也借此加強和保持了和電視劇制作公司的合作關系。
去年,“南方盛典”開始向業界頒發“電視劇出品公司獎”,并向他們發放獎金,以此向業內傳達了南方電視臺購買優秀電視劇的誠意和決心。這一獎項也得到了電視劇制作公司的熱烈響應。
記者:“南方盛典”已經成為南方電視臺主要的電視活動品牌之一,接下來如何拓展和延伸這一品牌?
區念中:南方臺今后幾年會在“南方盛典”的品牌延伸和活動集群的打造上花更多精力。“南方盛典”的概念和資源是可拓展的,而且已有了一個成熟的模式,接下來的操作難度不是很大,依葫蘆畫瓢即可。
一個月前,南方電視臺與廣東省僑辦聯合舉辦了“2008華人慈善(南方)盛典”,為一些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慈善家頒獎,他們其中不少人是廣東和香港地區的,也有海外華人。廣東地區的慈善文化歷來很發達,在慈善領域也一直引領著全國風氣。這次一些慈善大家如曾憲梓、霍震霆等人都要求子女來參加,以此表示家族的慈善事業要代代相傳。“2008華人慈善(南方)盛典”所產生的影響力使得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慈善行為受到了社會的肯定。
繼“2008華人慈善(南方)盛典”之后,南方臺還計劃推出“時尚盛典”、“創意盛典”、“體育盛典”、“粵劇60年盛典”等一系列產品。這些盛典本身也許并不能直接成為南方臺的運營增量,但會在不同領域給南方臺帶來增長的可能性。
記者:“南方盛典”的影響力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廣東一地,正逐步向全國輻射,借助“南方盛典”,南方臺是否將加快開拓全國收視市場的步伐?
區念中:從南方臺目前的情況來看,還不適合進入全國市場,畢竟南方臺的主要受眾群體和廣告客戶群集中在廣東地區。貿然進入全國市場,也許會迅速淹沒在衛視競爭的海洋中。全國市場的開發,也許以后會做,但目前時機還不是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