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與國家廣電總局共同簽署了《國家高性能寬帶信息網暨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自主創新合作協議書》,關于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的規劃很快引起業內人士熱議。在電信運營商重組、數字電視整體轉換與有線網絡整合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中國信息網絡未來格局將發生什么樣的改變,頗值期待。
3TNet正在進行時

《合作協議書》中提到,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目標是以有線電視網數字化整體轉換和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的成果為基礎,以“高性能寬帶信息網(3TNet)”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為支撐,開發適合我國“三網融合”國情的,有線無線相結合、全程全網的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技術體系,為最終建成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奠定基礎。
據悉,3TNet中的3T是指信息網絡擁有T比特的路由、T比特的交換和T比特的傳輸能力,可以支持高清晰度電視、數字音頻節目、高速數據接入和話音等眾多三網融合的信息服務以及目前的信息網絡還難以大規模承載及有序管理的遠程醫療、遠程教育、電子娛樂、居家辦公等服務。
對于為何選擇數字化后的廣播電視網作為國家高性能寬帶信息網的主要載體。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不管是電信網還是數字電視網都可以進行寬帶接入,但基礎帶寬之間存在的差別,決定了在 3T實現成本上有著巨大的差異。視頻業務是未來信息網絡應用的主要方向,并占據了主要的帶寬。以高清電視為例,其電視效果、視頻編碼能力決定帶寬的門檻至少要達到300Mbps比較合適。因此,未來以家庭為單元接入的總帶寬需求應在100兆左右。而要以目前的主要電信網絡為基礎建設3TNet,其投資規模不亞于新建一張網。與之相比,數字化改造后全程全網的廣播電視網,骨干網速率達到每秒1000千兆,接入網用戶端速率達到100兆/秒,比現有用戶上網速度要快100倍。
作為一項覆蓋全國的普遍性服務, 3TNet還將成為農村地區信息化重要的推手。但根據2008年3月份中國農村互聯網調查報告,目前74.9%的網民居住在城鎮,城鎮居民互聯網的普及率為27.3%,農村僅為7.1%,農村非網民中有53.3%的人不上網的原因是不懂電腦或者和網絡,23.1%的人不上網的原因是沒有上網資本。與之相比,覆蓋廣泛、終端普及而且操作簡單的廣播電視網在提供信息服務上具有其他網絡難以企及的優勢。
雖然目前的全國性的有線網絡整合遠未完成,但已經有不少省級網絡整合已經基本完畢。因此,如果下一步3TNet試點在更大范圍進行推進的話,一個較完整的網絡和足夠的用戶數量基礎將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網絡整合因素不大會影響3TNet技術研發和實驗的進程。
據廣科院總工楊杰透露,廣科院參與的3TNet實驗已經在長三角地區進行了3萬用戶為期一年的示范運行,并經歷了6次專項試驗和有數千人參與的大規模同步測試,證明了其結構的先進性、設備的可靠性、運營的可行性。各種測試數據表明,核心技術指標和試驗規模全面超過發達國家信息網絡的相關發展計劃。同時,來自科技部的信息表示:3TNet一旦在全國投入使用,目前互聯網的許多問題將不復存在,3TNet足以支撐全國兩億以上的用戶使用,并滿足未來20年每個家庭的信息服務總體需求。
“三網融合”新契機
《合作協議書》另外讓人關注的一點,就是明確提出了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將承載“三網融合”業務。雖然目前已經公認“三網融合”不再是“三網合一”,而是基于同一張網絡三類業務的融合,但是就“三網融合”的主導權問題,業內還是爭論不休。各類信息網絡運營商,實際上也紛紛在做或明或暗“三網融合”的業務或實驗。
以廣電網絡運營商為例,雖然先后遭遇了不少波折,也不名正言順,但提供互聯網接入等數據服務還是逐漸在各地開展了起來。但在更敏感的語音業務上,除了個別實驗地區外,廣電網絡起先做的一些VOIP業務都被叫停,一些廣電網絡運營商只能將網絡出租給一些電信運營商。
醞釀了20余年,將有可能在今年出臺的《電信法》據悉也對“三網融合”問題做出清晰的規定,其中很重要的是經營電信增值業務將采用登記制度,從而在法律角度上突破了廣電網絡不能做電信業務的禁區。在廣電網絡數字化改造和3TNet的推進上,廣電網絡無疑可以獲得重大利好。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就認為有線數字電視網是國家信息化最經濟的載體和最普及的工具。不通過數字電視網絡開展三網融合,老百姓有可能失去廉價實現三網融合業務的機會。
而一些事例也證明了杜百川的判斷。在遼寧開展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原互聯網傳輸、計算機接收進入鄉村的模式,改為利用有線電視網絡傳輸,通過機頂盒與電視機接收——將文化信息直接送到農戶家中。這個改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電腦終端沒有多少人會熟練使用,直接影響了信息送達。與此同時,深圳建的國內第一個高清黨員教育系統也從原來的電信公司改為由深圳天威視訊公司運作,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不過也有專家對廣電網絡單獨開展“三網融合”業務表示不樂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認為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個能使各個獨立網絡之間業務互通、互相幫助的技術。如果出現這種技術,“三網融合”的實現將會是現實的,電信網和廣電網都可以成為互聯網的基礎,共同支持一個未來的信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