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天馬行空,網站卻是十分樸素。打開Futureme,白色與黑灰色相間的界面和精致的字體十分悅目,使人油然而生一種穩重的感覺。
電子郵件是互聯網上最先提供的服務之一,現如今已經成為一種互聯網最基礎的服務。相關統計表明,2008年全球使用互聯網的人數超過15億,而電子郵箱已經起過20億個。發展至今,大概沒有幾個人會認為電子郵件還有什么更新的花樣可玩兒了,直到Futureme.org的出現,我們才明白原來這樣也行。
2002年,Futureme開始正式運行的時候,馬特#8226;斯利剛剛26歲。這是一個天才的創意,每個年輕人都會思考自己的未來,也會不斷地在腦海里描繪藍圖,不過只有馬特把未來和現在用電子郵件的方式聯系了起來,人們可以通過Futureme網站給未來的自己發送一封電子郵件。
創意天馬行空,網站卻是十分樸素。打開Futureme,白色與黑灰色相間的界面和精致的字體十分悅目,使人油然而生一種穩重的感覺。撰寫的電子郵件最長期限可以設定為30年,郵件正文的默認稱呼是“Dear FutureMe”。時間在這里變得很奇妙,你會有面對另外一個人的錯覺,你還可以選擇隱去姓名將郵件公開。對于使用Futureme的用戶,不會產生任何費用,它的所有者并不打算靠它來賺錢,這種經營方式使網站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用戶,目前已經有67萬多封電子郵件,并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中。但有一個小小的遺憾,可能因為免費的緣故,這個網站采用的是純英文界面,沒有多國語言顯示,慣于瀏覽中文網站的用戶可能會不太習慣。
大多數用戶都會給未來的自己寫封郵件,享受這種面對未知的感覺。現為耶魯大學研究生的馬特說:“我們希望世人思考自己的未來發展,勾畫夢想和表達憂慮。”他表示,在已發送的郵件中,大部分包括了兩個主題:一是描述過去的生活情景;二是詢問未來收件之人是否滿足了郵件發送者的愿望。一個12歲的小女孩寫給2022年的自己,信中寫到:“到那個時候你最好有份正經工作,有房子,有孩子。”而另外一個人在信中說:“兄弟幫我個忙,幫我看看某天那場球到底哪個隊贏了,然后告訴我。”
然而馬特認為最令他感動的郵件是一位駐伊拉克美軍寫的,他請求未來的自己努力活下去:“請你要活得夠久,才能看到這封信。”另一位駐伊美軍記錄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覺,以輕松的口氣對現在和未來的自己說:“你放假回家,和夢中情人在一起,常常和她享受魚水之歡,帶她逛街購物,一起歡笑,享受她的陪伴。數天后,你得回到伊拉克黑洞,須等上3個月,才能再次擁抱她。細細品嘗與她在一起的每一刻吧。”馬特和他的搭檔已經將部分公開的最動人的電子郵件集結成書,并于2007年10月出版了《Dear Future Me: Hopes, Fears, Secrets, Resolutions(親愛的未來的我:希望,恐懼,秘密和抉擇)》。
Futureme網站所提供的服務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并成為其他大型網站開發的一項重要內容。2005年《福布斯》網站也提出了“電子郵件時代文物密藏容器”的概念,并在6周中收集了14萬封未來電子郵件,其中20%的收件期限為20年之內。而MyLastEmail.com及LastWishes.com提供的未來郵件服務稍有不同,它們允許用戶給自己心愛的人發送郵件,只有等到發件人去世之后,收件人才會接到郵件。
在某個時刻的靈光一閃就有可能成就一個有趣的網站,就像馬特的Futurem一樣。這個有趣的網站可能會幫助許多人擺脫憂郁、寂寞的境遇。當你在鍵盤上敲擊一些文字給未來的自己時,誰能說對現在的自己一點作用也沒有呢?